浅论“善”与“恶”的评判者
本文关键词:浅论“善”与“恶”的评判者
【摘要】:善与恶是道德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我们无法轻易对善恶作出判断。圣经旧约《创世纪》认为在神创造的世界,只有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才拥有智慧能分辨善恶。尼采宣称凡是增强人类权力感,增强我们人类的权力意志以及权力本身的东西,都是善;凡是源于虚弱的东西都是恶。这些说法都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都合理。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恶之动力与要求来自不正当的欲望,但是善与恶之内容与判断准则还必须兼顾外在处境。善与恶的评判者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权力感的增加与否,但更是如卢梭所说,是"良心"。本着良心所做的事为善,昧着良心所做的事为恶,而"好心做坏事"的定夺又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2-02
【正文快照】: 《三字经》开头两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1]孟子也主张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所以特别强调用礼和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这说明善恶之说自古以来就为人所探究,我们姑且不论人性本善或本恶,而主要探讨善与恶的评判标准为何。人总是不能客观的评判善恶,因为人的思维具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屏;;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宗教观[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王凤;林忠;;尼采的神话观与现代主义神话叙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宋海勇;;尼采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东方论坛;2009年05期
4 白新欢;;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林进平;从立法者管窥古代与近代正义创制的图景分野[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汪民安;;尼采的认识论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3期
7 汪希达;;直面现实的勇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性回顾[J];传承;2009年08期
8 李辉,段凤伟;试论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政治与自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余其彦;;论尼采对叔本华之道德奠基的颠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贾鲁华;;后现代主义视阈中的尼采美学思想[J];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立峰;;怨恨与爱:舍勒就基督教道德对尼采的误解[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志强;索洛古勃小说创作中的宗教神话主题[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袁先来;德里达诗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奎志;西方思想史中诗与哲学的论争与融合[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贾丽民;逻各斯与人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9年
8 宋海勇;人的自然化[D];吉林大学;2010年
9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贾佳;用两种声音阐述一段人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妮;论尼采生存观[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明;论尼采“重估一切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清军;尼采“超人”政治哲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张丽丹;现代社会中宗教的存在方式及功能[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何则阴;有死有限的人追求宗教的无限与永恒——一种存在论的考察[D];四川大学;2004年
6 牟世晶;从尼采到福柯的身体态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艳;生命的张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晓玲;论传统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9 袁丽敏;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波;尼采心理学对其哲学的意义[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7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4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