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的社会合作理论——以“囚徒困境”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03 09:26

  本文关键词: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的社会合作理论——以“囚徒困境”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合作 囚徒困境 效益式后果主义 公平式后果主义 普遍模仿验证


【摘要】:后果主义的分析路径是研究道德评价的合理途径。在社会合作的理念下,通过比较分析囚徒困境与道德评价两种模型,可以发现,对囚徒困境解决方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确立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即最大收益原则与共同受益原则。最大收益原则与共同受益原则分别表现在效益式的后果主义理论与公平式的后果主义理论之中。通过普遍模仿验证的后果主义道德评价理论,有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社会合作理念。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B82-02
【正文快照】: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100088。道德评价,即依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善恶、好坏、荣辱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判断。任何一种道德评价理论,都必须选择某种分析路径,即某种评价的效力来源和最终标准。近代以来,有关道德哲学的分析路径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后果主义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亮;“零度的写作”与道德评价[J];淄博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2 潘俊英;道德定位与道德评价[J];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周奋进;应该重视对离婚进行道德评价[J];道德与文明;2000年02期

4 蔡永海;环境与发展文明中的道德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马宜章;试论道德评价的科学操作[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吴奎彬;浅谈动机和效果不一致行为的道德评价[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7 徐芬,刘英,荆春燕;意图线索对5-11岁儿童理解说谎概念及道德评价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8 陈红宇;浅析毛泽东道德评价中的功利观[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9 徐芬,荆春燕,刘英,包雪华;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J];心理学报;2002年01期

10 宋艳华,索向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评价问题[J];山东电大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姜晓梅;;道德评价的多维视角——兼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迫性和科学性[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卞桂平;;试析道德评价的现实问题及其疏解[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臧燕红;傅根跃;;爱国主义背景下大学生对说谎和说真话的道德评价与行为抉择[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高菊;;科学自由与道德评价[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章永生;李春山;;中学生道德评价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8 凌娟芸;朱逸华;邵渭溟;郭英;;幼儿文明礼貌道德评价的调查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刚;对贪官的道德评价宜有宏观视野[N];检察日报;2007年

2 李鲁平;文学道德评价的呼唤与回归[N];文艺报;2006年

3 钱逊;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是不可取代的[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郑励志(台盟);道德评价基本标准要人性化[N];联合时报;2012年

5 刘昊;全市小学开始推广道德评价方案[N];北京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 唐彬;现代社会须发展多元道德评价体系[N];东莞日报;2009年

7 张法利;开展文明信用创评的探索与思考[N];德州日报;2006年

8 徐岫茹;不要对心理障碍者进行道德评价[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朱凤荣 蒋桂玲 乔文林;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评价标准[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10 通讯员 揭平凡;道德好与差 科学指标作评价[N];中国人事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孝庆;网络传播方式的道德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何宏杰;网络道德评价德与法的度[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评价的现代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解晓明;当前社会道德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胡丽聪;论新时期道德评价标准问题[D];长春师范大学;2014年

6 舒翔;大学生道德评价的反思与重构[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臧燕红;中小学生对集体谎的理解、道德评价和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兰雪梅;新时期我国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黄煜;道德评价调节疼痛共情的ERP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张素子;慈善行为的道德评价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48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48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