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松永尺五伦理思想之形成及其儒教实践

发布时间:2017-12-03 20:36

  本文关键词:松永尺五伦理思想之形成及其儒教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松永尺五 藤原惺窝 陈淳 儒学 教育


【摘要】:松永尺五思想的形成,既拜其师藤原惺窝的授业所赐,又受到南宋儒者陈淳的深刻影响。从文献对接的角度察之,松永尺五在《彝伦抄》中对"命、性、心、情、意、诚、敬"概念的阐释明显来自陈淳《北溪字义》的解释。松永尺五所主张的儒释道三教调和与儒教"三纲五常"之伦理,贯穿于他践履儒者之"传道授业"的教书讲学的生命历程中。从开设春秋馆、招徒讲学、培养弟子,尤其是江户大批知识人都出自松永门下之史实观之,作为一个教育家的儒者形象,才是松永尺五的历史本色。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编号:12CSS004)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松永尺五(1592—1657),字遐年,名昌三,又称昌三德,京都府人。在日本儒学史上,多有留名。然而,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对于相关问题均又语焉不详,大都是一笔带过。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1.松永作为日本近世歌学贞门派缔造者松永贞德的次子,在贞德传略中,屡被

本文编号:1249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49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