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学是谁创立的_20140905道德的心理物理学
本文关键词: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
阔,并对人类行为产生独特的影响。比如,大的文化可以产生影响道德行为的强大的情境压力,并改变人们的道德行为。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发现,当人们在权威强大的压力面前,,其意志行为会受到强烈的挑战,有些人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顺从权
①当然,微小的情境改变也会影响道德行为,这表明威的意志,而非个人的意志。
康德主义对道德判断和行为的理性假定确实值得商榷。
近年来,弱小而微观的外界情境改变对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迅速展开,并已经积累了许多可信而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这类研究分散在不同的心理学领域,由对某些特定物理变量感兴趣的学者独立完成,但就其本质而言,该研究可归纳为物理
。变量对心理变量特别是道德问题的影响,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道德的心理物理学”
不同于传统的心理物理学,道德的心理物理学命名的依据在于它的研究内容,而不是其研究方法。传统的心理物理学产生于心理学独立之初,它以自然科学中的显学物理学为榜样,强调用物理学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心理学问题,试图证明其科学地位。道德的心理物理学所使用的方法则是社会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对哲学、伦理学等问题的探究,使擅长思辨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能通过实证手段探究哲学或者伦理学概念的心理学基础,实验哲学和实验伦理学的兴起证
②明了该方法作为一种哲学或者伦理学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一、物理变量影响道德的证据
人类的心理活动既受环境影响,同时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环境。很长时间里,道德的心理学研究遵循的是一种人格心理学式的探寻途径,关注个人的道德发展程度与道德水平对我们认识和处理外在环境有何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到个人的道德行为的。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社会行为包括道德判断应该是环境和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过以前的社会心理学的环境更多地涉及社会环境,如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情境等对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影响。而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关注更多的是物理环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它采用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在实验中对物理变量进行操纵,关注并比较人们在物理变量两极下道德反应的差异,包括上下、大小、左右、远近、明暗、洁脏、甜苦、香臭、热冷、软硬等两极分化的物理维度的影响。而道德是否又会影响到我们对物理变量的认知、选择和
nvestiationofEmotionalEnaementinMoralJudment,cience,vol.293,2001,①I "Sgggg
2108.2105-pp.
ilram,Obedienceto Authoritew York:Harer&Row,1974.① S.M gpy,N
,e,E.KnobeandS.Nicholsds.xerimentalPhilosohew York:Oxford②J ppy,N
,,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UniversitPressInc.2008.彭凯平、喻丰、柏阳:《y
,《战》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29·
本文关键词: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