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中乌托邦精神的伦理旨趣
本文关键词:政治生活中乌托邦精神的伦理旨趣
【摘要】:乌托邦精神是人类理性的期盼精神,追求自由与公正的理想社会是乌托邦精神最根本的伦理旨趣。然而,进入到现实政治生活中,乌托邦式的社会实践容易被指责为极大之恶,政治生活的本真性也屡屡遭到各种虚假政治形式的僭越。对乌托邦精神和政治生活的消极性指责容易消解人们对至善的期盼,阻碍个体在有限的生活世界中追求完满德性、创造永恒意义。回归政治生活的目的性价值,重视具有前瞻性和期望性的乌托邦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实践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亚里士多德德性类型及其统一性研究”(2014CZX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13SKGC-QT02)的支持
【分类号】:B82-051
【正文快照】: —、“乌托邦”及其当代遭遇 “乌托邦”(utopia)—词始见于16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该词的主体部分“topia”来自古希腊语“TO’IIOS”,表有“地点”、“地方”、“地域”$等意思。u“”可能是来自古希腊语(0Y) —词,一般作为否定副词用在主句中,包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晓君;;乌托邦的民主与道德和谐价值观重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2 张彭松;;乌托邦的困境与希望的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9年12期
3 张彭松;;中西乌托邦观念:比较研究及文化启示[J];孔子研究;2010年04期
4 赵超;马京鹏;;危机、反抗、乌托邦——2010年第6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12期
5 J.哈贝马斯;薛华;;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J];哲学译丛;1986年04期
6 李雁;;论乌托邦的概念与历史形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1期
7 张翼;;消失的乌托邦[J];世界博览;2013年12期
8 马少华;乌托邦里的性和家[J];书屋;2002年12期
9 张丽娜;马尔库塞与审美乌托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周宁;东风西渐:从孔教乌托邦到红色圣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双利;;乌托邦与我们——论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2 周春生;;莫尔的乌托邦不是空想世界——莫尔理想政治观评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安徽元一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智红;走向社区乌托邦[N];安徽日报;2004年
2 山东师范大学 周均平;审美乌托邦:乌托邦研究的新趋向[N];文艺报;2008年
3 大连 张兴德;社会转型呼唤理论创新[N];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董四代 武夷学院教授;呼唤健康的乌托邦精神[N];福建日报;2011年
5 童世骏(上海);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今日“西方”:极度自负赶走了自信[N];上海证券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周黎燕;中国近现代小说的乌托邦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史丽萍;朝鲜古代乌托邦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6 李丹;乌托邦思想研究:理论探微·发展脉络·殊异甄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双利;乌托邦、死亡和历史的终结[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小青;永恒的追求与探索:英国乌托邦文学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9 宋秀梅;乌托邦时代个体命运的艺术备忘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静娴;乌托邦与现代性交织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惠芬;乌托邦的历史考辨与现实价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蔡伟;乌托邦理论的传统特征与当代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晗;回归乌托邦[D];郑州大学;2004年
4 杨红伟;论乌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义[D];武汉大学;2004年
5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6 韦良时;想象的困境——论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峻岭;反面乌托邦文学的意蕴及其价值[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陈晗;解读乌托邦的两难困境[D];郑州大学;2007年
9 秦冬雪;永不落幕的文化关切[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康许培;乌托邦思想当代价值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67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6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