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在新中国的传承弘扬——兼谈道德的发展与建设
本文关键词:传统美德在新中国的传承弘扬——兼谈道德的发展与建设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传统美德进入了古为今用的传承弘扬阶段,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有机部分。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传统美德"忠""公""义""仁""和""诚"等方面。从传承弘扬的历史阶段看,它主要分改革开放前的自发、"潜隐"式发展与改革开放后的自觉、"彰显"式发展两个阶段。从传承弘扬的经验看,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应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使其内涵不断"社会主义道德化",而且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承弘扬途径应多样化和现代化。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4
【正文快照】: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传统美德,比如忠、公、义、仁、和、诚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与以往社会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传统美德并没有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消失,相反还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红梅;;云栖埦宏的儒佛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冯尔康;;清代宗族祖坟述略[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王颖;;金代儒学的传统复归——以王若虚及其《滹南遗老集》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邱蔚华;;朱熹诗闲适意趣的文化审美视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苏亦工;;王不必大:从瑞士联邦制探讨中西共同的价值观[J];比较法研究;2010年03期
8 张勇;许家星;;以仁进道 以道成仁——孔子仁道观的理论特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波;;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释疑六则[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高明峰;;“宋初三先生”学术贡献论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力祥;;船山礼之形上属性辨正——以礼即理之礼与礼即气之礼之辨为视角[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2 汤建荣;;朱熹的诚信思想与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义禄;;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6 张海英;黄桂芳;;《论语》编纂的“硬伤”及其对现代编辑的启示[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7 王悦;;梁漱溟与新儒家乡治论传统[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孔润年;;构建文化建设观,创立文化建设论——伦理学视野中的文化建设[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庄国瑞;北宋熙丰诗坛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曾海龙;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彩风;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社会诚信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周杨波;杨时理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刘婷;李_┦柩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7 褚瑞;嵩阳书院办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程善德;帛书《二三子》篇孔子释《易》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敏;陈献章“自得之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翔;陆贾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李占稳;邵俊奇;;武强传统年画与世俗风情[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禄yN;;论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回归[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3 周丹;郑带利;;同舟共济,让爱继续流淌——观《两个人的船》有感[J];电影文学;2008年13期
4 方华蓉;;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大陆家族剧中几位女强人形象刍议[J];电影评介;2009年10期
5 ;试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6 余展洪;从“圣人道德”转向“常人道德”——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规范的哲学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 敖薇舒;;用最简单的表达诠释最真实的东西[J];理论界;2006年07期
8 于友秀;重塑信用社会的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徐顺梨,魏全木;试论弘扬“与人为善”的传统道德[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矫宇;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美德与人生观教育的价值取向[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栾传大;;唱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之我见[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何彦霓;;发展牛文化事业,促进牛产业发展[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波;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新途径[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9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6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