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渡边淳一研究综述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10-03 11:01

  本文关键词:生命本体与伦理道德的尴尬——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渡边淳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渡边淳一小说研究综述

09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4班 王紫人 20092101436

一 选题意义 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 )日本小说家,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在做了10年的外科医生后,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作为日本现代浪漫小说的著名作家,至今仍活跃于文坛,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正是由于他从事过医疗事业这一生活经历赋予他不同于一般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审视人世间的情感。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渡边淳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情爱小说或者作者的出身上。随着渡边的作品不断被翻译引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在其关于男女情爱的描写背后,更深层的意义。渡边淳一在小说中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态度是什么?他及其鲜明的死亡意识与情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而这样的意识又是为了体现什么样的主题?解决这些问题,能让我们更清晰的理解他对爱情和生命的态度,而且也可以从日本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现代文学的走向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二 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都对渡边淳一小说中的意象做了总结,并且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及其根源。南京师范大学的余蕾曾经在她的论文《自由·樱花·死亡——渡边淳一“爱情小说”文化内涵探寻》中阐述了渡边淳一的三个思想,首先她从日本民族的思想出发,认为“日本的道德戒律对官能享受非常宽容”,日本人认为追求感官的享受和满足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渡边也在通过对所谓“背德

之爱”的描写,来表达这样一个主题:自由。她也指出“死亡,对于日本人来说,同性的自由一样,不是忌讳的,不是恐怖的,是极其自然的事。”

华中师范大学的黄辉也指出,《失乐园》中的男女之所以要走向死亡,是因为他们对于已经到达巅峰的爱产生了空虚感,为了让爱情永远的留在最美好的巅峰状态,他们只能选择死亡,只有这样,他们的爱情才能够在精神世界中继续下去,不被肉体拖累影响。这与日本传统文化中推崇的“樱花精神”相契合:要么爱与激情在燃烧殆尽之后趋于平淡,要么,就在最绚烂的巅峰停留。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学系的刘国勇在其论文《死、存在与现代性碎片——谈渡边淳一文学》中则指出,渡边淳一深受加缪的存在主义影响,从而对一系列荒诞事物的本质——死亡,来进行反思和反抗。他指出“渡边文学中的‘爱与死’的主题,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日本传统文学的取向,那种以美感、高贵取代残暴、凄惨的殉情观。”他同时认为,正是由于反抗力量的虚弱和死亡本质的强大,两者不均衡的力量对比造就了渡边文学的特有张力。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把渡边淳一同其他一些作家进行比较,从而更加直观的反映在相同题材上,渡边淳一创作的特点。赵爱华载于《World Culture》的《生存·死亡·性爱——从三位作家看当代日本文学走向》中认为“渡边把死亡看是对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是至诚至爱至美的定格方式”“用精心设计的完美死亡超越日常平庸、苦痛、狼狈的死亡,让生命在唯美的死亡里获得尊严。”这种对死亡的独特处理方式已经形成了渡边淳一特有的“死亡美学”。

南京师范大学的于艳琼《爱的不安与无奈——解读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则从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并总结了渡边淳一小说中女性的两种结局:一种是死亡,“另一种是爱的放逐。”这两种结局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悲剧性的。此外,她还在文中引用了渡边淳一关于婚姻恋爱的一段话来说明:“如果想要把爱的激情保持在巅峰状态,那么就不能结婚,结婚只会毁了这份爱。从结婚开始,等待他们的就是庸常的生活,他们会从宁可失去一切也要追求对方的情侣,转变成生活伴侣,那样就不存在压倒性的爱了。”

杨仲、雷洁龙在《白雪覆盖下的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探》中对渡边小说中出现的死亡现象及其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陕西师范大学的李琴在她的硕士论文《生命本体与伦理道德的尴尬——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渡边淳一》中,则是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审视渡边的

小说。“渡边的婚恋观,死亡观和性爱观,从这三个方面探讨这个具有争议的作家的伦理道德观,从而证明,渡边把现实中的各种道德现象转化为艺术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又力图在矛盾与冲突中构建一个美丽而纯真的爱的艺术世界。”

南京庄晓学院的冯羽副教授的论文《作为异文化现象的渡边文学——兼论日本文学中的“女”与“自然”》也是对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和自然意象进行分析。

而比较特别的是林晓青的《略论宗教思想对渡边淳一小说创作的影响》则是通过宗教这个媒介从源头对渡边的小说进行重新的认识。

三 研究思路

通过对渡边淳一小说的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我们对渡边的创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也从中发现,大部分的学者都是从渡边淳一作品中出现的男女形象以及出现的性爱描写这两个主题来入手,,其作品中大量出现而且独具特色的关于死亡的描写则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忽视,即使出现,也多是用来衬托或佐证情爱以及自由这两个大主题。而笔者将以前人的研究和文献作为基础,着重探讨和研究渡边淳一小说中出现的关于死亡和生命意义的内容,从而进一步阐述渡边独具特色的“死亡美学”。现拟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

1 从作家接受的思想和人生经历、创作动机入手,窥探其作品的内涵。 2以小说《无影灯》为例,横向引申渡边淳一其他作品,阐述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以及渡边淳一独特的“死亡美学”。

3在作者对男女感情刻画的主要模式中,寻找人性变化的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导致的最终结果——死亡,以及为了对抗这种结果而产生的反抗力——爱,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参照日本传统文化意识对作者的影响以及当代日本文学的走向,对渡边淳一的作品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定位。

参考文献

余蕾 自由·樱花·死亡——渡边淳一“爱情小说”文化内涵探寻 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07,第二期

黄辉 《失乐园》中的爱与死 文学教育 2009.05

刘国勇 死、存在与现代性碎片——谈渡边淳一文学

陆扬著 《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于艳琼 爱的不安与无奈——解读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文学语言学研究 2009年2月号

叶谓渠 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琴 生命本体与伦理道德的尴尬——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渡边淳一

杨仲、雷洁龙 白雪覆盖下的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3月第19卷

赵爱华 生存·死亡·性爱——从三位作家看当代日本文学走向

冯羽 作为异文化现象的渡边文学——兼论日本文学中的“女”与“自然”

林晓青 略论宗教思想对渡边淳一小说创作的影响 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10月号 渡边淳一 《我的,伤感人生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祝子平译


  本文关键词:生命本体与伦理道德的尴尬——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渡边淳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9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