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监守自盗_防范银行道德风险之我见
本文关键词:银行道德风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防范银行道德风险之我见
来源: 出自: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年第06期 网页快照 >>
■ 罗颂华
银行道德风险,指的是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给银行的资产、信誉乃至业务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员工的不道德行为往往又同违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成为诱发案件、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环节,查找原因、危害,研究和制定防范对策,是银行强化内部管理、预防大案要案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银行道德风险的几种表现
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个部门、每道环节都会有道德风险,但是最集中、风险最大的还是在管钱管物管人的部门和“权、钱、人”这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权力行使中的道德风险。银行的各级经营管理人员,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贷款审批权、资金调度权、大宗物品采购及基建装修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决策拍板权等等。正确地运用好这些权力,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提升银行自身的地位和竞争实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权力被思想动机不纯、道德素质不高的人所掌握和运用,就很可能产生滥用权力、逃避责任和以权谋私的风险。二是业务操作中的道德风险。银行的各项业务几乎都同金钱有关。员工天天面对的是钱,接触客户谈论的是钱,业务操作盘算的是钱。在这方面存在的道德风险主要为:见利忘义,贪财损德;弄虚作假,失信毁德;违规懈怠,无视公德;好人主义,纵容恶德。三是人事工作中的道德风险。选人不当,重才轻德;用人不公,难以服众。
二、防范银行道德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坚持依法治行与以德治行相结合。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防范银行道德风险,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律约束、纪律约束与员工的道德自律相结合。首先,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法律建设、纪律建设和道德建设,把它们同各项业务建设一道,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切切实实地抓紧抓好。其次,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本行业、本部门实际的职业道德体系,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们加强道德建设的根本依据。中央金融工委提出的“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这十字行风,是对金融系统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工商银行结合本行实际,相继制定和下发了《中国工商银行员工行为守则》和《中国工商银行解除违规违纪员工劳动合同的规定》,为加强我行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制度、办法,我们要认真地学习和贯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使我们的道德体系越来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三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治行先治官,治官先治德。银行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法律、纪律和道德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又首先是法纪和道德的信奉者、示范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们的干部必须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确地处理好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真正做到像温家宝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慎之又慎,为人民用好权,管好钱,”以德示人,以德服人,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全行的道德建设。
第二,深入开展员工道德教育。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和信念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文明,反对愚昧;崇尚进步,反对倒退;崇尚开拓创新、勤劳致富,反对投机取巧、见利忘义;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反对腐朽堕落的不良生活方式。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二是要结合岗位培训,开展全面系统的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学习《中国工商银行员工行为守则》作为培训教育必修课,通过培训学习,使员工熟悉和牢记银行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银行职业道德准则。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准予上岗。三是要结合日常的工作实际开展经常性道德教育。银行的各项业务工作和经营活动中,处处都蕴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应该与不应该等等道德关系。利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这些人和事,适时地开展道德评价和舆论褒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实施奖励的时候,配合以道德方面的赞誉和表彰,惩罚人的时候也不为罚而罚,给以必要的道德评论和警示,也可以使员工受到正反两方面教育和引导,见贤思齐,防微杜渐。
第三,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环境对员工的道德养成与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使“近朱者赤”,而污浊的环境也能使“近墨者黑”。社会、单位、家庭是员工道德形成的主要环境,三者相互衔接、密不可分。我们不仅要关注员工在单位的道德教养,而且要关注他在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所受到的影响;不仅要看他八小时以内的道德表现,还要看他在八小时外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有什么样的业余兴趣和爱好。要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单位教育紧密结合,同奏“正气歌”,防止“唱反调”。舆论倡导、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等,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我们要拿起这些“武器”,占领这一阵地,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文化活动环境。要充分利用新闻报道、行内通报、黑板报、宣传栏等舆论工具,开展行风评定,一事一议,大张旗鼓地宣扬好人好事,批评不道德行为,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要提倡员工读好书、唱好歌、看好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摈弃那些低级、庸俗的文化垃圾,使员工在真、善、美的文化熏陶中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式的全新领域,我们要高度重视它对青年员工思想道德的影响,要加大网上的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力度,要求员工有选择地接收网上信息,发挥网络的正面功能,减少和消除它的负面影响。
第四,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强道德建设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要使道德规范成为员工自觉的道德习惯,除了教育和提倡以外,还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激励和奖惩制度作为保障,以确保讲道德的人受到重视和褒奖,不道德的人和行为处处碰壁、受到惩罚。首先,在用人机制上,一定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人放到重要岗位上,决不能让那些无德无能或者虽然有才但却德行很差的人占据各级领导岗位。其次,在利益导向上,一定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而让那些投机钻营的人有利可图。对于那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扎实工作、默默奉献的好员工、好典型,要给予大力的宣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使他们成为实际利益的获得者;而对那些违反道德、不守信誉、弄虚作假的人和事,必须给予处罚,让他们付出沉痛的代价,以儆效尤。三是要建立员工道德档案,把它作为评先、考核、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要使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道德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和财富,是我们银行员工在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立身之本、成功之源,从而珍惜自身的道德记录,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员工。(本文作者: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营业部纪委书记)
本文关键词:银行道德风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