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女性观初探
本文关键词:伦理道德的悖论——从《阅微草堂笔记》非道德化的一面说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0年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女性观初探
支利峰
【摘要】:妇女观是作家整体社会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字作品中的女性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自有文学史以来,许多作家都创作过反映女性生活和命运的作品,塑造了不少动人的女性形象。但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女性观问题却没有受到系统的、深层次的解读。《阅微草堂笔记》中所体现出来的妇女观的研究,也很少有人做出全面、系统的工作。笔者在深入阅读《阅微草堂笔记》中关于妇女题材作品的基础上,在本文对纪昀的女性观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从史学角度和清代文化的角度对纪昀的女性观给予思想定位和成因研究。 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了纪昀的生平,以及其作品《阅微草堂笔记》。在学术界,《阅微草堂笔记》多被看成是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愚弄和麻痹劳动人民的小说,但是,笔者通过整理,找出大约100多则关于女性的故事,发现虽然纪昀有时候没能摆脱一些封建的观念,但有很多地方还是有其积极性和进步性的。 第二部分直切主题介绍纪昀女性观的进步性,即体现纪昀人文关怀的一面。这一章中,笔者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赞美才智,肯定情爱,反对守节以及同情奴婢,从而揭示其女性观的精神内涵。 第三部分是阐述纪昀作为封建文人而具有的局限性,这一点笔者是从贬斥妒悍和力劝孝道两方面来说明。 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不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的,所以,笔者第四部分是从社会环境,作者婚恋经历以及作者晚年的心态来探求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总结,小结纪昀女性观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岚岚;《阅微草堂笔记》女性描写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楚艳鸽;《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中妒妇悍妻形象的文化意蕴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皖华;论《阅微草堂笔记》的节孝观和爱情观[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孙理兴;中国古代妇女伦理模式述论[J];道德与文明;2000年03期
3 李兆芳;简谈纪昀和《阅微草堂笔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何天杰;伦理道德的悖论——从《阅微草堂笔记》非道德化的一面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郭素媛;付成波;;从《阅微草堂笔记》看纪昀的伦理道德观[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乌尼日;张艳;;中国女性道德观的演变[J];学术论坛;2006年04期
7 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3 尹祚鹏;;浅议《聊斋志异》三教合一的天道观[J];蒲松龄研究;2007年01期
4 刘艳玲;;论《鲁公女》里的再生缘[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5 李霞;;最后的风流——浅析《聊斋志异》的文言选择[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6 杨豹;;论孟子的道德选择理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孔庆庆;;《聊斋志异》中的世情悲剧意识及其消解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魏世民;;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洪婧;;再生型神话与《西游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庆利;;问解“李劼人难题”——兼析《死水微澜》的艺术奥秘[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母进炎;;传播与接受——岳飞形象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嬗变[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4 王建军;;“慨然思复三代庠序之法”:许衡的教育追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张东海;;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炘的思想、实践及其意义[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苏奎;;四川三段式神仙镜的西王母图像考察[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志学;徐学初;;梦想与现实:关于四川汉画社会成因的再思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安性栽;;《国风》之婚姻观念辨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黄书光;;明清之际价值观念批判与儒家教化范式的变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桂晓;舒克申小说创作与其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博;明代辉发部南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月英;《韩非子》法治精神及其文学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祝婉;论《聊斋志异》中的悍妇与妒妇形象——从女权主义视角的观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张昳丽;也论《聊斋志异》中的悍妻妒妇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3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素姐等悍妇形象出现的原因及其时代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孙云英;程艳芳;;郭六和窦娥形象主体性差异的文化分析——《阅微草堂笔记》札记之二[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杨亮;;纪晓岚因果轮回观念之危机——以《阅微草堂笔记》为视角[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孙云英,田金甫;浅释郭六形象的社会意义——《阅微草堂笔记》札记之一[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费鸿根;蒲松龄笔下的悍妇形象[J];东疆学刊;1992年04期
8 刘芬;;怒目金刚——论《太平广记》中的妒妇、悍妇形象[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金荣;;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妒妇泼悍的原因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成扬;为千年妒妇鸣不平的翻案文章──黄道周与俞正燮的两论[J];江南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海静;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妾妇形象探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石小清;论《醒世姻缘传》中的叛逆女性形象[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冯月娟;明末清初笔记小说中的妒妻悍妇[D];厦门大学;2007年
4 袁崇梅;论《林兰香》在世情小说中的地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莉琴;中国古代反传统的女性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广玲;纂修《四库全书》对《阅微草堂笔记》创作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英;谈明清小说中悍妇形象及其文化含蕴[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丁立云;《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刘瑞红;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女强男弱”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阳,刘佳;陈独秀妇女解放思想论要[J];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肖巍;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景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蒋美华;;五四时期女性角色变迁述评[J];学术论坛;2005年12期
4 尹美英;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J];淄博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雨;“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学术研讨会侧记[J];郭沫若学刊;1996年01期
2 谢福萱;从贾府的女人们看曹雪芹的女性观——《红楼梦》人物论[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关明孚;;海明威笔下的中性女性形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易永姣;;从唐传奇看唐代女性观的嬗变[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张沛沛;;哈代小说中的女性观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1期
6 郭运恒;;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对女性的尊崇与对男性立场的维护[J];江汉论坛;2006年10期
7 吴小英;;林语堂关于女性的生命体验[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AM792 FM89.9[J];世界电影之窗;2007年05期
9 刘书正;;浅析赫西俄德的女性观[J];黑龙江史志;2008年18期
10 刘丽佳;;论晏殊词中的女性描写[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我想到没有女人去的地方”——从《丧失为人资格》等看太宰治的女性观[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梁巧转;胡喆华;;女性观点与管理科学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高明霞;;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性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韩晓莉;;从祁太秧歌看晋中社会女性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翔;;文学研究中的“相似因果性”批判——以对周作人女性观的研究为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冯乐堂;;审美理想的信息载体——论郭沫若历史剧中为正义和理想而牺牲的悲剧女性[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7 竺洪波;;在共同的诱惑面前——从武松与燕青的比较看《水浒传》新旧价值取向的交织[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8 王爱武;;坂口安吾小说《满开的樱花林下》考察——“山贼”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9 颜全毅;;百年越剧审美主体的独到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仰东;;宋江女性观漫谈[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卓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秦志钰;[N];文艺报;2004年
4 ;[N];文汇报;2001年
5 记者 李妍 整理;[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莹莹;[N];中国电影报;2008年
7 张红萍;[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跃仙;[N];中国电影报;2008年
9 中和;[N];温州日报;2008年
10 小朴;[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年
3 纪琳;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李玉华;中世纪盛期西欧圣母崇拜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徐翔;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化现象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年
8 张文娟;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D];吉林大学;2008年
9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丽娜;卡夫卡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万里云;异彩纷呈的女性世界: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女性观[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翠云;论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女性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婷;安妮塔·德赛《斋戒,盛宴》中的女性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桂红;重释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蓉;《左传》贵族女性问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耀辉;乔治·爱略特的道德思想和女性观[D];苏州大学;2005年
8 王倩;论《红楼梦》的女性观[D];延边大学;2007年
9 李源;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女性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籍莉;中国当代女性观及其对女子学院教育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伦理道德的悖论——从《阅微草堂笔记》非道德化的一面说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