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域下人的三重道德承诺及责任
本文关键词: 主体性 道德承诺 道德责任 出处:《求索》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主体性出发,道德主要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中,是作为主体的人为处理好这些关系而形成的特殊行为原则和规范。人的主体性是一把双刃剑,在道德规范的范围内,它可以给人和自然带来福祉,但如果人的主体性过度张扬,则会导致不负责任的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纵欲主义,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甚至人身心的冲突与失衡。人作为主体性、有理性的存在,有责任为避免这种冲突与失衡,作出自己的道德承诺,从而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道德责任,实现人与自然、他人、自我关系的和谐。
[Abstract]:Man is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n that he is a subjective be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man subjectivity, morality mainly exis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others,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body and mind). Human subjectivit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ithin the scope of moral norms, it can bring welfare to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but if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is overblown, It will lead to irresponsible anthropocentrism, egoism and laissez-faire, thus leading to conflicts and imbalance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others, and even between human body and mind. In order to avoid this kind of conflict and imbalance, we should make our own moral commitment, and thu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bear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of our own, and realiz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thers, and self.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czx001)
【分类号】:B82-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程肇基;论道德自由及其培养途径[J];道德与文明;2002年05期
2 覃青必;;论道德上自我实现的三个层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3 刘新科;;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嬗变与哲学思考——也谈人性的善与恶、公与私[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杨宗元;;论道德理性的基本内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李建华;覃青必;;道德必然对个体意味着什么[J];哲学动态;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9 于凤花;李明;;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维;论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J];现代哲学;1997年01期
2 王玲;;道德:公民的责任[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3 王群会;龚群;;论公共行政人员不服从的道德责任[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4 王群会;龚群;;道德责任归因中的自主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5 本刊编辑部;;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问世[J];国防技术基础;1999年03期
6 陈俊亮;;道德自由探析[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7 鸣泽;;责任及其价值[J];信息网络;2007年12期
8 陈云;;道德归责构成要件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孙君恒,许玲;责任的伦理意蕴[J];哲学动态;2004年09期
10 夏湘远;覃青必;;论道德自由的风险及其规避[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葛志毅;;试论儒家的君子人格及其道德形上学理念[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2 高惠珠;;论道德权利与劳动关系的和谐——新《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义解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赵云梅;;生命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小锡;;七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的基本形态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岳南;;浅议徐霞客的生态道德实践[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7 王伟;蒲丽娟;;食品安全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娟;重建道德责任的理论初探[N];光明日报;2009年
2 任银睦;责任时代的伦理反思[N];青岛日报;2009年
3 马进;伦理学基本问题商榷[N];光明日报;2007年
4 靳凤林;行政伦理学视域中的政府责任[N];学习时报;2007年
5 许先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评论员;道德与良心的美好塑造[N];兵团日报(汉);2006年
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朱金瑞;高尚道德,人格的价值和魅力[N];河南日报;2011年
8 南京艺术学院 丁泗;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刍议[N];光明日报;2006年
9 王向辉;孔子“孝”的理论内涵与道德提升[N];山西日报;2005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 郝云;金融逻辑的过度演绎需要道德规制[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覃青必;论道德自由[D];中南大学;2008年
2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荀明俐;从责任的漂浮到责任的重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5 许兰凤;企业道德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中领;技术主体的道德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春花;当代家庭道德责任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爱玲;个体道德责任浅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魏静;论当代社会爱情的道德责任[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伟;论环境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李凌;论运气与道德责任[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牛俊美;科恩科学革命思想的伦理意蕴[D];东南大学;2006年
8 王菁;现代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前景[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江雪华;媒体道德责任探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刘振晓;人工授精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4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5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