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责任判断的合理依据及其界定假说——以神经科学为视角
本文选题:道德责任 切入点:神经基础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神经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道德责任判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其步履维艰。丘奇兰德认为,借助道德判断的神经基础以及道德行为自控的N维参数空间假说,我们有可能找出道德理性的神经基础和大概范围。本文我们尝试利用神经科学发展的这些最新成果,分析道德责任判断的合理依据及其界定假说,期待传统道德责任判断能够走出困境,全面保证其公正性和合理性,并对此假说进行哲学层面上的思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uroscience,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neuroimaging technology,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moral responsibility judgment and makes it difficult. By virtue of the neural basis of moral judgment and the N-dimensional parametric space hypothesis of moral behavior self-control, it is possible to find out the neural basis and the general range of moral rationality.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utilize thes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science. By analyzing the reasonable basis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judgment and its defining hypothesis, we hope that the traditional moral responsibility judgment can get out of the dilemma and ensure its fairness and ration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7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71) 湖南省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1B039)
【分类号】:B82-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立立;;神经伦理学视角下的道德判断[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3期
2 李淑英;;涉身理性:自然化认识论的发展契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路;解光云;;析论早期基督教“博爱”思想产生的背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敖四;;契约伦理:企业效率与责任统一的内在基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李莹;;浅析《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英国中产阶级的精神困境与出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崔浩;;探析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王元元;;孟子的“恻隐之心”与康德的“敬重”思想[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何强;;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与同一道德人格[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郑永宽;;关于人格权概念的质疑与反思[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任俊华;李朝辉;;黄宗羲与霍布斯的人性论之比较[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洁;不同情绪刺激下运动员执行控制特征及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艳丽;汉英双语者大脑隐喻理解的事件关联电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贤蓉;论阿诺德·贝内特《克雷亨格》中的父子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7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艳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道德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道德:公民的责任[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2 王群会;龚群;;论公共行政人员不服从的道德责任[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3 王群会;龚群;;道德责任归因中的自主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邓才云 ,杨永德;良心三喻[J];道德与文明;1983年05期
5 赵桂英;从萨特返身内求的道德责任观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责任的辐射泛化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魏安雄;论主体道德责任[J];现代哲学;1999年01期
7 ;契约伦理与道德责任──中西道德责任观之比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本刊编辑部;;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问世[J];国防技术基础;1999年03期
9 孙君恒,许玲;责任的伦理意蕴[J];哲学动态;2004年09期
10 ;外刊学论[J];哲学动态;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葛志毅;;试论儒家的君子人格及其道德形上学理念[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2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小锡;;七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的基本形态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岳南;;浅议徐霞客的生态道德实践[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5 赵云梅;;生命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高惠珠;;论道德权利与劳动关系的和谐——新《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义解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王伟;蒲丽娟;;食品安全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娟;重建道德责任的理论初探[N];光明日报;2009年
2 任银睦;责任时代的伦理反思[N];青岛日报;2009年
3 马进;伦理学基本问题商榷[N];光明日报;2007年
4 靳凤林;行政伦理学视域中的政府责任[N];学习时报;2007年
5 许先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王向辉;孔子“孝”的理论内涵与道德提升[N];山西日报;2005年
7 本报评论员;道德与良心的美好塑造[N];兵团日报(汉);2006年
8 南京艺术学院 丁泗;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刍议[N];光明日报;2006年
9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乔洪武;责任伦理学与建构企业责任伦理[N];光明日报;2008年
10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珏;驱逐伦理:物欲笼罩的精神危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覃青必;论道德自由[D];中南大学;2008年
2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荀明俐;从责任的漂浮到责任的重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5 许兰凤;企业道德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中领;技术主体的道德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爱玲;个体道德责任浅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陆春花;当代家庭道德责任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伟;论环境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魏静;论当代社会爱情的道德责任[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牛俊美;科恩科学革命思想的伦理意蕴[D];东南大学;2006年
7 王菁;现代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前景[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李凌;论运气与道德责任[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江雪华;媒体道德责任探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刘振晓;人工授精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75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7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