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精神:从禁欲到享乐
本文选题:理性 切入点:新教伦理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马克斯·韦伯提出理性、克制的新教伦理是理性资本主义得以在西方发生的重要文化因素。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今天的社会却又呈现为极端的享乐主义,消费(刺激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从禁欲到享乐,这一转折从本质上来说,是理性资本主义合理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Abstract]:Max Weber pointed out that rational and restrained Protestant ethics are important cultural factors for rational capitalism to take place in the Wes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oday's society presents extreme hedonism, and consumption (stimulating demand) becom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From abstinence to hedonism, this turning point is essentially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rational capitalism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1LZUJBWZYO62)成果之一
【分类号】:B8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树勋;儒家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J];学术交流;1998年02期
2 何光沪;;健全的市场经济需要新教伦理[J];绿叶;2009年02期
3 焦永利;新教的伦理和儒家的道德——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发[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赵剑云;;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7期
5 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年06期
6 高兆明;市场经济伦理精神探析——韦伯新教伦理研究的时代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童玲;姜炜;;浅析韦伯的新教伦理与传播伦理[J];理论月刊;2006年07期
8 王霞;;浅谈马克斯·韦伯与中国儒教伦理[J];理论界;2006年S2期
9 蒋颖荣;;消费社会的伦理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曾倩颖;;《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书评[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韩震;;理性信念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建的过程[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本义;;理性和信仰的合力与张力[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5 张力;;科技伦理:理性与人性碰撞下的临界面[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宏波;;论理想范畴的本质与建构[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中之;;现代消费伦理与节约型社会建设[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8 李长伟;;启蒙时代的开启与古典公民教育思想的终结[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晓阳;曹永福;;“医学伦理理论”研究[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海国;;论道德行为选择的功利性及其淡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丽双;重塑中国商人的文化品格[N];经理日报;2007年
2 王立仁;理想的价值[N];光明日报;2000年
3 邢贲思;理性、正义和善[N];学习时报;2002年
4 张立文;儒教伦理与合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哲学家 “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汤一介;儒家伦理:赚钱是为社会福祉和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欧阳康;实践合理性:科技与人文的有效结合部[N];湖北日报;2003年
8 李晓林 张熙照;黑格尔刑罚观探析[N];吉林日报;2003年
9 莫斯科大学副校长 亚·西多罗维奇;经济现代条件下的道德价值[N];联合时报;2001年
10 郭大为;永久和平[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良安;为了幸福[D];复旦大学;2007年
2 赵玲;生命尊严的维护与升华[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德君;斯宾诺莎的伦理自由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秦九玲;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崔立莉;论权利、道德、信仰的思维法则[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鹤玲;道德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D];扬州大学;2003年
5 郑琪;新教伦理与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颖;“克隆人”技术的合理性与社会干预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美玲;后现代语境中的道德状况之探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冷阳春;论休谟情感主义伦理思想[D];南昌大学;2007年
9 文婧;循道派创始人—约翰·卫斯理的社会伦理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秋菊;《多少算够》的伦理思想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0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0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