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强度分析的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学术不端 + 道德强度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摘要】:借用托马斯·琼斯的伦理决策理论,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道德强度的分析,从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度,即道德问题本身而非道德行为主体以及伦理决策环境特征出发,可以探讨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要刹住学术不端愈演愈烈的歪风,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提高学术不端这一行为的道德强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即:引导主观感受、明确行为的直接受害者、明确行为后果、强化组织伦理氛围、提高社会一致性。
[Abstract]:Based on Thomas Jones' theory of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ral intensity of academic miscondu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neglected by people, that is, the moral problem itself, not the subject of moral behavi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ral strength of academic misconduct. We can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repeated prohibition of academic misconduct. To stop the increasingly unhealthy trend of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to raise the moral intensity of academic misconduct through various management measures, it should be a good starting point, that is, to guide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to clarify the direct victims of the behavior. Clear the consequences of behavior,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al ethical atmosphere, improve social consistency.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B82-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光英;;学术腐败防治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军;;论学术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吴琼飞;;有关高校学术腐败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年08期
3 喻浩朋;;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1期
4 刘湘云;;学术腐败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2年12期
5 王进;;论企业行销的伦理决策样态[J];企业经济;2009年12期
6 胡志斌;;学术精神缘何被异化——基于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不当行使的法理解析[J];学术界;2012年11期
7 吴琼;;高校治理学术腐败的PDCA模式构建研究[J];前沿;2013年10期
8 韩弘峰;;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的法律向度分析[J];前沿;2013年11期
9 吴红梅;刘洪;;西方伦理决策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12期
10 彭茜;庄贵军;;道德强度在灰色营销行为决策中的影响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永强;盗版行为中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张桂平;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再清;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艳艳;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道德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3 汪静;从跨文化角度分析文化维度对伦理决策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奚慧;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需要“门当户对”吗?[D];复旦大学;2008年
5 洪科芳;伦理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宗丽;学术腐败治理制度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邹景璐;地方高校教师学术环境优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8 李春;伦理型领导对组织伦理想象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谷凯;公共采购招投标背景下利益相关者伦理行为模式与决策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蓝小飞;基于道德决策模型的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建华;;学术腐败研究综述及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宋清华;;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高校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J];财经政法资讯;2006年06期
3 谢维营,刘晓雪;对我国“学术失范”现象的制度伦理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魏宏聚;;教育研究中怪现象诘问与学术腐败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6期
5 汪青松;试论当前规范学术道德的机制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4年04期
6 朱新梅;教育腐败与学术腐败及其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0期
7 吕淑珍;;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现代情报;2007年01期
8 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3期
9 郑良勤;高校学术腐败及其遏制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哲学动态;2009年07期
2 本刊编辑部;;向学术不端行为说“不”![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年02期
3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治理[J];文化学刊;2011年03期
4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文化学刊;2008年06期
5 李珊珊;;苏迈德 中国学术不端行为缘何层出不穷[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7期
6 ;保护期刊版权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联合宣言[J];音乐探索;2010年04期
7 ;开设“学术不端行为曝光”小专栏通告[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3期
8 ;开设“学术不端行为曝光台”小专栏通告[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4期
9 范爱玲;高平;;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管理[J];青春岁月;2013年04期
10 孙福川;任守双;;SCI现象:评价机制错配与学术不端行为[J];医学与哲学(A);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美娟;;科技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防范[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凤英;;试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瑞芹;;倡导科研诚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雯;;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能动作用[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秋霞;林海文;;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及编辑部应对策略[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6 吕文红;;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兼论大学学报的教育功能[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红军;;浅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秦江敏;王荣;林平;姚磊;;学术不端行为与军校学报的能动把关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本刊编辑部;;重要启事[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10 林美;;端正学风 净化象牙塔——透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笔 张思宁;商业社会的科学操守[N];辽宁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春保;反对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N];湖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玉兰;教育部要求严惩学术不端行为[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赵凤华;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N];科技日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果断行动 绝不姑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南方医科大学教育研究与督导评估中心主任、教授 林新宏;对学术不端行为要“下猛药”[N];南方日报;2009年
7 ;频频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警示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周云;“刑不上教授”放任学术不端行为[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平扬 记者 冯国梧;南大校长龚克: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建立第三方调查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焦新;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学术不端行为的政府治理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梁颖;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夏晴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董正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红军;基于博弈论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万聪;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杨进军;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于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判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兴东;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何惠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5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2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