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伦理研究书评_《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大众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4年
大众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
王君
【摘要】:在当代中国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在社会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社会舆论的整合者、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受众的娱乐平台。从伦理的角度思考大众传媒的伦理角色,我们发现,其正是通过以上的途径,发挥了自己作为道德传播者、道德教育者、社会价值制定者、道德规范规定者和社会道德监督者的角色。伴随着我国媒介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推进,大众传媒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本文以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为例,以伦理学的视角,通过分析其伦理现象、伦理后果、伦理原因,来试图探讨其伦理规范与道德建构。 大众传媒娱乐化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娱乐性内容总体上升,娱乐性内容占传媒总内容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二、娱乐化思维向非娱乐领域渗透,媒体中严肃的内容也都逐渐用娱乐的方式表达。大众传媒娱乐化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后果,本文从“娱乐至死”、“仿真环境”和“理解媒介”三方面分析了大众传媒娱乐化给受众、社会以及其自身造成的伦理后果。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认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是大众传媒娱乐化的根本原因,大众传媒自身的特性是大众传媒娱乐化的直接原因,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世俗化的媒介需要是大众传媒娱乐化的现实原因。对大众传媒娱乐化伦理失范的分析,最终需要归结到一点,即对大众传媒伦理道德的建设,这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所在。我们着手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建构合理、健康的大众传媒环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健夫;我们在“娱乐”什么?——关于娱乐化新闻的理性思考[J];传媒观察;2002年09期
2 丛建安;;狂欢背后的焦虑:媒介娱乐化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07年06期
3 时统宇;;绿色收视率与媒体社会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03期
4 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5 石磊;;传媒娱乐主义解读[J];新闻界;2006年02期
6 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年03期
7 M·麦考姆斯,T·贝尔,郭镇之;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J];新闻大学;1999年02期
8 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J];新闻记者;2000年10期
9 乐晓磊;;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J];新闻记者;2007年04期
10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汪杨;;新文化运动的地域展开——以安徽地区的书、报、刊等媒介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黄进华;;“九一八事变”前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文字媒介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冉明仙;;“公益电视”核心理念的当代反思与重塑——从重庆卫视打造“全国首家公益频道”说起[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进华;;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10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健夫;我们在“娱乐”什么?——关于娱乐化新闻的理性思考[J];传媒观察;2002年09期
2 黄和节,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对当前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新探索[J];当代传播;2002年05期
3 黄晓芳;关于西方媒介市场化的逆向思考[J];国际新闻界;1999年06期
4 李爱芹;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成长——“青少年媒体接触现状”问卷调查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梁燕城,万俊人,唐文明;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学志向与文化更新——梁燕城、万俊人对话录[J];开放时代;2000年09期
7 石磊;;传媒娱乐主义解读[J];新闻界;2006年02期
8 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5期
9 黄旦;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札记[J];新闻大学;2000年03期
10 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J];新闻记者;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雨禾;;传媒娱乐事件:文化消费的一种新形态[J];文艺研究;2007年05期
2 周粟;质疑:娱乐文化时代的传媒娱乐走向——央视“梦想剧场”之《国庆七天乐》刍议[J];当代电视;2005年02期
3 朱敏;;传媒娱乐产业运营中的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4 位迎苏;;传媒娱乐化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13年14期
5 周星;;传媒娱乐走势与精神文化建设[J];齐鲁艺苑;2008年01期
6 ;行业动态[J];视听界;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玉书;;消费者不是消极的容器——关于大众传媒娱乐报道的思考[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2 刘再兴 编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杰夫;[N];上海证券报;2014年
4 ;[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霜 刘冬梅;[N];证券时报;2013年
6 熊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王琪森;[N];文汇报;2006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邓飞;[N];证券时报;2012年
9 焦艳玲;[N];市场报;2004年
10 太原电视台 张睿;[N];山西科技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易亭亭;对传媒娱乐的伦理思考[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罗晴;消费文化视野下的传媒娱乐新理念[D];暨南大学;2006年
3 张旭;传媒娱乐化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君;大众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机构
>暨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罗晴 >张旭
>王君 >易亭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大众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