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正义观初探
[Abstract]:Justice is the most basic virtue and value ideal in human society. However, women, an important group of human society divided by sex, have long been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the discourse of justice. Injustice to women is widespread, and they may be prohibited from participating in the public affairs of society. They have been imprisoned in the private sphere of the family for a long time, or ruled under the patriarchal cultural hegemony of the inferiority of men and women, and these unjust treatment have aroused strong protests from feminists. To urge feminists to strive for gender justice as the goal of the practical movement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striving for the equality and liberation of women, Western feminism raised three remarkable waves. Along with the three waves, the contents and demands of the western feminist view of justice have evolved constantly, from the pursuit of equal rights in the political field to the cultural hegemony calling for the overthrow of patriarch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finally to the all-embracing. Try to construct a kind of "pluralistic" view of justice.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of feminist view of justice, feminism combines standpoint theory, empiricism and gender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o probe into the root of gender injustice and the way to realize gender justice, which expands the new thinking of the research of justice theory. The new method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 of justice, highlights the position and value of wom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discuss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arxist and feminist views of justice through mainstream justice. Excav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conflict and fusion,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ource for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eminist view of justice, and promotes Chinese feminists to absorb the western advanced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al context of Chinese region, we constant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and feminism, and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feminist jus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suitable for solving the reality of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based on gender harmony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胡nInI;;走向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生态解构与重构[J];当代文坛;2013年05期
2 崔筱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评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7期
3 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4 刘小平;;目标的窘困与意义的迷失——对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反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魏天真;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J];文艺争鸣;2003年05期
6 董美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郑大群;;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宏维;;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演进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9 桑德拉·哈丁;都岚岚;;女性主义、科学和反启蒙思想的批判[J];上海文化;2009年05期
10 李会子;;女性主义视觉下的舞蹈艺术[J];音乐生活;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素欣;男性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小妇人》的女性主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3 艾亚南;《女洗手间》中女性空间的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倩;从女性主义叙事学来解读《欢乐之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才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法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许琪;《离岸》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富丽;中西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露;个人自拍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菲;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音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30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3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