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对当前我国“隔代教养”的伦理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12 20:18
【摘要】:“隔代教养”在我国自古有之,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夫妻有别”为基础的家庭伦理角色、以“儿孙满堂”为基础的家庭伦理文化共同奠定了我国“隔代教养”的历史渊源。但随着现代男女平等父母均在职工作、祖辈健康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兴起农村男女离开家乡、个性解放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年轻父辈就把孩子交给祖辈代替教养,而“隔代教养”家庭数量激增,祖辈由辅助教养人变为主要教养人的情况愈加凸显,存在多方面的失范现象。研究包括六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界定“隔代教养”的内涵、特征及“隔代教养”的分类。第二部分通过我国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隔代教养”的追溯,详细介绍我国传统“隔代教养”的表征,深入研究我国传统“隔代教养”的历史成因,同时以传统“隔代教养”的成功范式做为案例。第三部分剖析当前我国“隔代教养”的失范现象及具体原因。第四部分概括了当前我国“隔代教养”的伦理价值,指出了“隔代教养”面临的多方面伦理风险。第五部分探索国外“隔代教养”伦理基础,引入国外“隔代教养”案例,分析国外”隔代教养”模式,与我国“隔代教养”进行比较研究、价值整合与理念互补。第六部分探索实现我国科学健康“隔代教养”的伦理路径提供理论支持,吸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验及国外经验,增强政府良性引导,实现我国“隔代教养”向有利于祖辈、父辈、孙辈身体与精神同步健康发展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小煦;林云强;;不同身份的抚养者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研究[J];幼儿教育;2015年27期

2 武咏梅;王晋梅;;中西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教育理念[J];学园;2014年35期

3 宋璐;李亮;李树茁;;照料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2013年06期

4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年06期

5 方朝晖;;人伦重建是中国文化复兴必由之路[J];文史哲;2013年03期

6 方承武;葛英杰;;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因素研究述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22期

7 段飞艳;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4期

8 阙攀;;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刘畅;;传统处世哲学中的自我实现与创新的意义——以《菜根谭》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余达忠;;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庆杰;家庭与伦理[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毛瑞静;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长教育力提升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2 许姣妮;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伦理探析[D];西南大学;2013年

3 冯贤;春秋时期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文珍;隔代教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韩四亮;康熙帝皇子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海华;0-3岁儿童隔代教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2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52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