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1-01-29 19:54
  在当代信仰日益成为“问题”的背景下,本文着重从哲学性的视角考察了信仰得以成立的人学本体论根据及其真实意义;反思和批判了传统超验主义信仰观的思想误区;立足于马克思的人性观和哲学观变革,本文澄清了马克思信仰观变革的现实指向、价值取向及其所敞开的真理与价值内在统一的信仰境界;通过对现代人类信仰精神回归生活世界趋向的把握,揭示了现代信仰回归生活世界所具有的双重性:亲近生活与遭遇虚无;在对当代人类信仰精神的生活基础进行考察的前提下,本文揭示了当代信仰精神的价值蕴涵,阐明了马克思“人性整全”的信仰理念之意义。在当代,人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世纪的起点上。在当代人类挥手告别旧的世纪但对过去发生的一切尚来不及彻底清理的时候,人们又已经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新的生活之中。信仰的迷茫和失落是当代西方和东方的共同感受。当代西方社会在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上帝之死”所带来的信仰迷茫使西方人陷入了“生命中不堪承受之轻”的精神焦虑之中。当代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远离崇高”和“信仰缺失”的精神现象。人失落了信仰,也就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人生的意义由此而变得晦暗不明。因此...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 言
    一、 信仰成为“问题”
        1 、“上帝之死”与信仰的迷茫
        2 、崇高的失落与信仰的消解
    二、 反思信仰问题的哲学性视角
    三、 重寻当代信仰精神
第一章 信仰的人学本体论根基
    一、 超越对信仰的流俗理解
        1 、“信仰可有可无”的观点之追问
        2 、“信仰等同于宗教”的流俗理解之批判
        3 、“信仰就是迷信”的观念之破解
        4 、“因为有用,所以信仰”的观念之反思
    二、 信仰与本体的内在关联
        1 、本体:植根于人性的价值承诺
        2 、本体的信仰性与信仰的本体意蕴
    三、 信仰的人学本体论根据
        1 、信仰问题是不是一个真问题
        2 、信仰与人的有限性
        3 、信仰与人的超越性
        4 、信仰观变革的人性逻辑
    四、 信仰的人性意涵及其价值
        1 、信仰: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
        2 、信仰充实并安顿人的存在
        3 、信仰赋予人以“存在的勇气”
        4 、信仰提升人的存在的境界
第二章 传统超验主义信仰观批判
    一、 宗教信仰:传统超验主义信仰观的典型形态
    二、 传统超验主义信仰观的总体特点
        1 、信仰对象的实体化
        2 、理性与信仰的尖锐对立
        3 、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两离
    三、 传统超验主义信仰观的根本症结
        1 、本质主义的人性预设
        2 、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3 、抽象虚幻的价值境界
第三章 马克思的信仰观变革
    一、 马克思信仰观变革的逻辑前提
        1 、人性观革命:“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 、哲学观革命:“人的解放何以可能”
    二、 马克思信仰观变革的现实指向
        1 、宗教批判:信仰“神化”的“去魅”
        2 、商品拜物教批判:信仰“物化”的“解蔽”
    三、 马克思信仰观变革的价值取向
        1 、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从“丧失”到“获得”
        2 、人的主体自我意识:从“遮蔽”到“唤醒”
        3 、信仰的生活意义:从“束缚的力量”到“解放的力量”
    四、 马克思的哲学敞开的信仰境界
        1 、生存真理与信仰境界
        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内在统一的共产主义理念
第四章 信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一、 亲近生活:信仰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
        1 、宗教信仰的世俗化
        2 、日常信仰的功用化
        3 、信仰对象的观念化
        4 、信仰意识的内在化
        5 、信仰意义的伦理化
    二、 遭遇虚无:信仰从“崇高”走向“失落”
        1 、人对物的依赖与信仰的神性的消解
        2 、相对意识的侵蚀与绝对意识的瓦解
        3 、现实关切的提升与终极关怀的失落
    三、 超越虚无:走出现代信仰的困境
        1 、信仰的不可彻底消解性与现代人的信仰渴望
        2 、辩证法与内在超越的真实信仰
第五章 当代信仰精神的价值蕴涵
    一、 当代信仰精神的生活基础
    二、 当代价值信念与信仰精神的基本态势
        1 、宗教传统的复兴
        2 、科学主义的兴起
        3 、新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4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视域
        5 、“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 当代信仰精神的价值蕴涵
        1 、理性与信仰的张力意识
        2 、相对与绝对的辩证意识
        3 、自知有限性与认可多样性的宽容意识
        4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和谐意识
        5 、尊重生命与亲近自然的敬畏意识
        6 、意志自主的主体自由意识
        7 、内在超越的崇高意识
    四、 马克思“人性整全”的信仰理念之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哲学”有无“历史”?[J]. 何中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00(05)
[2]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J]. 高清海.  哲学研究. 1995(08)



本文编号:3007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07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