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训文献看晚明士大夫的治家认识——以方弘静《家训》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24 02:58
传统中国家训能够反映作者对于家庭治理的认知,并可被细分为治理权威、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三个层次。在受制于传统社会家庭理想的同时,家训中的治家认识还会受到文本产出时代的影响。晚明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使相关认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正是在此社会背景下,身为士大夫一员的方弘静撰述了《家训》,目的就是训诫子弟,以服务于改变世风。在此驱动力之下,《家训》展现出大量与当时社会变迁相关的家庭治理情形。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方弘静生平及其《家训》
二、治家权威的来源
(一)诸子与名儒的言行
(二)历史人物与事件
(三)时人言行与故事
(四)个人经验与理解
三、治家目标与手段
(一)治家目标:理想化家庭的样态
1.理想化的子弟样态
2.理想化的家庭关系
3.理想化的宗族秩序
(二)治家手段:理想化家庭的构建
1.子弟层面的构建
2.家庭层面的构建
3.宗族层面的构建
四、社会风俗与治家认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学对人生的塑造与规范——以朱熹辞赋为中心[J]. 刘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从“日常生活”看晚明风俗变迁——以山西洪洞县为例[J]. 常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3]论六谕和明清族规家训论[J]. 陈时龙. 安徽史学. 2017(06)
[4]方弘静家训之修德思想研究[J]. 金桓宇,陈延斌.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5]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J]. 张学智.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9)
[6]16世纪初徽州的宗族与习俗补正——以《珰溪金氏族谱》为例[J]. 常建华. 徽学. 2015(00)
[7]明代的时代转移与风俗变迁[J]. 陈宝良. 中州学刊. 2015(10)
[8]社会转型与明代后期徽州社会风气——以《新安蠹状》为主要材料的考察[J]. 王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宋明理学: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J]. 杨国荣. 学海. 2012(01)
[10]明清家训中驭婢言论的历史解读[J]. 王雪萍. 史学月刊. 2007(03)
硕士论文
[1]诗人方弘静研究[D]. 韩开元.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96923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方弘静生平及其《家训》
二、治家权威的来源
(一)诸子与名儒的言行
(二)历史人物与事件
(三)时人言行与故事
(四)个人经验与理解
三、治家目标与手段
(一)治家目标:理想化家庭的样态
1.理想化的子弟样态
2.理想化的家庭关系
3.理想化的宗族秩序
(二)治家手段:理想化家庭的构建
1.子弟层面的构建
2.家庭层面的构建
3.宗族层面的构建
四、社会风俗与治家认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学对人生的塑造与规范——以朱熹辞赋为中心[J]. 刘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从“日常生活”看晚明风俗变迁——以山西洪洞县为例[J]. 常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3]论六谕和明清族规家训论[J]. 陈时龙. 安徽史学. 2017(06)
[4]方弘静家训之修德思想研究[J]. 金桓宇,陈延斌.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5]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J]. 张学智.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9)
[6]16世纪初徽州的宗族与习俗补正——以《珰溪金氏族谱》为例[J]. 常建华. 徽学. 2015(00)
[7]明代的时代转移与风俗变迁[J]. 陈宝良. 中州学刊. 2015(10)
[8]社会转型与明代后期徽州社会风气——以《新安蠹状》为主要材料的考察[J]. 王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宋明理学: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J]. 杨国荣. 学海. 2012(01)
[10]明清家训中驭婢言论的历史解读[J]. 王雪萍. 史学月刊. 2007(03)
硕士论文
[1]诗人方弘静研究[D]. 韩开元.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96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9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