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同情与良知:两种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的范畴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30 18:06
  卢梭认为,自私和"同情或怜悯"是人之天性。这句名言构成了近代西方市场经济人性论伦理预设的理论前提,也是斯密撰写《道德情操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西方主流经济学长期以此为市场经济合理性、合法性存在的依据。随着西方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人们在这种市场经济模式中发现了致命的弱点,呼吁着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新的思想和范畴的推出。几百年前,中国哲学家王阳明对良知范畴人性论预设作出了重大的理论突破。良知是人之本体论,由良知走向人的自律乃至"知行合一",构成了儒家人性论哲学发展的重大界碑,它也成为中国人从历史走向今天的人学重要根基。中国人的德性离不开良知,在新时代中国方案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良知"万物一体"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正是有了儒家良知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才会从古代的儒商精神走向今天诚信的经营和有德性的做人相结合。正确比较两对范畴在伦理学意义上的差异,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伦理学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同情或怜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的重要范畴
二、良知:中国传统哲学人性论预设的一个重要范畴
    1.“良知”范畴的起源:
    2.“良知”范畴的具体内容:
三、范畴比较与启示
    1. 不同的人性论预设,决定了不同的市场经济前景及命运。
    2. 通过对同情与良知两对范畴的阐释,可以看出,这两对范畴寓意的根本差异性:
    3. 两个范畴比较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伦理学分析方法:
    4.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J]. 张雄,朱璐,徐德忠.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本文编号:3311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11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