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孟子和哈奇森都不约而同地视人先天所具有的道德情感情为道德的起源,并以此作为各自伦理学理论的出发点。孟子视“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所代表的人的道德情感为仁义礼智等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端,而哈奇森把人的道德感官所产生的人的道德情感作为人的道德之源。他们都强调道德情感的利他性,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持离不了道德情感的参与。孟子认为道德情感推动人将其内化为一种道德德性,而由道德德性再转化为道德规范进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成为仁政之基。哈奇森认为,人的道德情感推动人的行为具有利他性,这种利他性形成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能否增进公共利益是评判和约束人们行为的标准。孟哈皆认为人的种种“恶”是因为人的道德情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而产生的,通过收心或理性的训练,人的道德情感又会恢复其正常的功能。而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之不同来自其所依据的不同的哲学框架与理论前提。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待了孟哈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第二部分,详细概述孟子情感思想与哈奇森情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孟子以人的“四端之心”,主要是人的“恻隐之心”为立论依据,主张人们的价值评价和道德原则都来自于人与生俱有的天然情感;由于体现美德的道德行为归根结底源自人类的情感,因此,孟子教育人们“存心养气”,即通过内心的反省,发现并保护“恻隐之心”等善的根苗,并进而培养浩然之气。哈奇森则以人性结构中无私的道德感为道德的根源,以公共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依据,而想要成为一个拥有高尚情感的高尚之人,需不断通过理性来锻炼自己的道德感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通过对两者的情感理论进行的比较,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孟哈思想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孟子和哈奇森的道德情感思想两者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为我们找到全球化视野下中西伦理价值的情感基础提供帮助。“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作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规约过渡到内在内觉,把道德变为人的情感需求,才是真正的道德内化;”孟子与哈奇森的道德情感思想正为完成这样的目标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孟子 哈奇森 道德情感思想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一、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9-13
- (一)孟子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9-10
- 1、孟子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9-10
- 2、孟子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渊源10
- (二)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产生背景与理论渊源10-13
- 1、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0-11
- 2、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渊源11-13
- 二、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比较13-28
- (一)道德的情感之源及其比较13-17
- 1、孟子:恻隐之情13-14
- 2、哈奇森:道德感14-16
- 3、道德情感来源之对比16-17
- (二)道德情感作用的主要观点以及比较17-22
- 1、孟子:道德情感之于“德”“政”的作用17-19
- 2、哈奇森:道德情感之于“利”“权”的作用19-21
- 3、道德情感作用之对比21-22
- (三)道德情感的培养及其比较22-28
- 1、孟子:存养的功夫22-25
- 2、哈奇森:“理性”的训练25-27
- 3、道德情感培养之对比27-28
- 三、孟、哈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28-32
- (一)孟、哈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28-30
- (二)孟、哈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的当代意义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6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莲;戴茂堂;;弗兰西斯·哈奇森“道德感官”的缘起[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短讯[J];读书;1986年08期
3 刘谊人;;哈奇森效应与费城实验探秘(上)[J];奇闻怪事;2012年10期
4 李家莲;;哈奇森论道德的情感之源[J];伦理学研究;2010年06期
5 林凯;;孔子与哈奇森“仁爱”思想之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刘水静;邓扬麒;;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7 李晓哲;;哈奇森善恶思想中的功利主义元素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8 李家莲;阮竹漪;;弗兰西斯·哈奇森人性论思想探析[J];黑河学刊;2013年11期
9 陈晓曦;;整体主义生机论:理解哈奇森道德哲学的一个视角[J];伦理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姚中秋;;君子或绅士中心的秩序[J];读书;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敏;哈奇森电信将投资建设第三代移动网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王超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苏格兰启蒙运动始于“道德感”理论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秋实;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蔡建杰;哈奇森与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徐璐;探寻政府的正当目的[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孟子与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