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考
发布时间:2021-09-15 07:35
自18世纪下半叶以来,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的信息社会。但同时,人类为了经济发展而付出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失衡的惨痛代价。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灾害增加等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发展历程,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人们通过不断的反思,认识到建立在大量消费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了世界性“环境危机”的主要根源。同时,人们也试图在自然界存在的生态系统及生态食物链规律的启发下找到一种能解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神奇钥匙,以便实现环境与经济“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循环经济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赢。人类进入21世纪,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循环经济模式具有深厚的生态伦理思想,本论文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对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其生态伦理蕴涵,构建了发展循环经济...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其特点
2.1 循环经济的概念
2.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2.2.1 经济活动“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
2.2.2 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性
2.2.3 科学技术先导性
2.3 循环经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3.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境和弊端
2.3.2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然选择
2.3.3 循环经济产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目标的迫切需要
第3章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蕴涵
3.1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及原则
3.1.1 生态伦理的历史发展
3.1.2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
3.1.3 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3.2 循环经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特征
3.2.1 循环经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3.2.2 循环经济生态伦理思想的特征
第4章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原则
4.1 “全面公正”原则
4.1.1 人际公正原则
4.1.2 种际公正原则
4.2 “综合效率”原则
4.2.1 经济效率原则
4.2.2 生态效率原则
4.2.3 伦理效率原则
第5章 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
5.1 宏观层面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政府决策与执行生态化
5.1.1 政治决策生态化
5.1.2 经济决策生态化
5.1.3 法治体系生态化
5.2 中观层面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企业生产与增长生态化
5.2.1 经济利益的生态化
5.2.2 生产方式的生态化
5.2.3 增长方式的生态化
5.3 微观层面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个人生活与消费生态化
5.3.1 公众生态思想意识的强化
5.3.2 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5.3.3 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论循环经济[J]. 张新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1)
[2]循环经济及其生态伦理底蕴[J]. 蔡永海.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5)
[3]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J]. 陶伦康. 人民论坛. 2006(08)
[4]发展循环经济与树立生态伦理观念[J]. 冉鸿燕. 党政干部学刊. 2005(11)
[5]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J]. 彭易成,张霞. 现代经济探讨. 2005(07)
[6]关于循环经济产生及背景的理论思考[J]. 戴燕艳. 南方经济. 2005(05)
[7]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J]. 范跃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论循环经济[J]. 冯之浚.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J]. 王顺克. 经济师. 2003(09)
[10]代际公平的经济解释[J]. 宋旭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亚.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5669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其特点
2.1 循环经济的概念
2.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2.2.1 经济活动“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
2.2.2 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性
2.2.3 科学技术先导性
2.3 循环经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3.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境和弊端
2.3.2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然选择
2.3.3 循环经济产生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目标的迫切需要
第3章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蕴涵
3.1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及原则
3.1.1 生态伦理的历史发展
3.1.2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
3.1.3 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3.2 循环经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特征
3.2.1 循环经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3.2.2 循环经济生态伦理思想的特征
第4章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原则
4.1 “全面公正”原则
4.1.1 人际公正原则
4.1.2 种际公正原则
4.2 “综合效率”原则
4.2.1 经济效率原则
4.2.2 生态效率原则
4.2.3 伦理效率原则
第5章 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
5.1 宏观层面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政府决策与执行生态化
5.1.1 政治决策生态化
5.1.2 经济决策生态化
5.1.3 法治体系生态化
5.2 中观层面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企业生产与增长生态化
5.2.1 经济利益的生态化
5.2.2 生产方式的生态化
5.2.3 增长方式的生态化
5.3 微观层面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原则的实现:个人生活与消费生态化
5.3.1 公众生态思想意识的强化
5.3.2 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5.3.3 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论循环经济[J]. 张新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1)
[2]循环经济及其生态伦理底蕴[J]. 蔡永海.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5)
[3]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J]. 陶伦康. 人民论坛. 2006(08)
[4]发展循环经济与树立生态伦理观念[J]. 冉鸿燕. 党政干部学刊. 2005(11)
[5]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J]. 彭易成,张霞. 现代经济探讨. 2005(07)
[6]关于循环经济产生及背景的理论思考[J]. 戴燕艳. 南方经济. 2005(05)
[7]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J]. 范跃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论循环经济[J]. 冯之浚.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9]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J]. 王顺克. 经济师. 2003(09)
[10]代际公平的经济解释[J]. 宋旭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亚.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5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9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