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梁启超塑造新民的道德路径及其现代启示——基于《新民说》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30 20:32
  梁启超《新民说》强调以道德塑造新民,借新民救亡图存。梁启超提出"公德—私德"的分析框架,并根据自身理论及实践的结果,于不同时期给予了相应的侧重性说明。他指出,民德并非单独的存在物,必须与民力、民智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三者之间构成"三位一体"的共在关系;道德工夫务求简易,借助正本、慎独与谨小,塑造道德的纯正动机、自觉监督及可行起点。透过梁氏的道德思想及其引发的道德问题争鸣,既可以见证道德培育之于个体生命成长及社会秩序维系的必要性,也可以探究道德生成及其发挥作用的局限性,更可以为当前社会道德培育提供相应的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民”与“庶民”--新文化运动的“梁启超问题”[J]. 丁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慎独”“自反”与“目光”——儒家修身学中的自我反省向度[J]. 陈立胜.  深圳社会科学. 2018(01)
[3]“自由为体”的两种进路——浅析严复、梁启超自由观之同异[J]. 郑东华.  哲学分析. 2018(03)
[4]梁启超的道德思想——以其孔孟立教论为中心[J]. 陈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5]亲人、熟人与生人——社会变迁图景中的儒家伦理[J]. 陈少明.  开放时代. 2016(05)
[6]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J]. 陈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416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16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