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有别:关系如何影响道德责任归因
发布时间:2021-11-24 14:01
道德责任归因是对道德责任进行认定与划分的过程。综合考察发现,人们在进行道德责任归因时会受到"人际关系"与"角色类型"的影响:与归因者利益关系的亲疏远近,会决定归因者对其"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对特定角色、特定行为的期待会影响归因;"区分你我"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人们往往对自己与他人采用不同的归因标准:在自我责任归因中,适用于他人责任归因的特点和免责条件失效了,对自己倾向于内部归因,免责条件较之他人也更为苛刻。证据展示了人类"道德责任归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人际关系与责任归因
二、“我”效应与自我责任归因
三、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伦理的困惑与伦理学的困惑[J]. 赵汀阳. 道德与文明. 2020(03)
[2]“选择的可能”与“控制的祛魅”——一个实验哲学报告[J]. 郭喨. 浙江学刊. 2019(02)
[3]道德责任归因中的变与不变[J]. 喻丰,许丽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人际关系与角色类型对归因过程及情感变化的影响[J]. 王茹,石志远,程乐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2)
[5]脑成像技术对道德责任判定的挑战[J]. 毛新志,刘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02)
[6]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与特征[J]. 况志华,叶浩生. 应用心理学. 2009(04)
[7]可能世界是什么?[J]. 张家龙. 哲学动态. 2002(08)
本文编号:3516121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人际关系与责任归因
二、“我”效应与自我责任归因
三、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伦理的困惑与伦理学的困惑[J]. 赵汀阳. 道德与文明. 2020(03)
[2]“选择的可能”与“控制的祛魅”——一个实验哲学报告[J]. 郭喨. 浙江学刊. 2019(02)
[3]道德责任归因中的变与不变[J]. 喻丰,许丽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人际关系与角色类型对归因过程及情感变化的影响[J]. 王茹,石志远,程乐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2)
[5]脑成像技术对道德责任判定的挑战[J]. 毛新志,刘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02)
[6]自我责任归因与推断的心理结构与特征[J]. 况志华,叶浩生. 应用心理学. 2009(04)
[7]可能世界是什么?[J]. 张家龙. 哲学动态. 2002(08)
本文编号:3516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1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