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科技伦理视角下的“生物剽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2:38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剽窃”。与这一对象相对应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维度: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伦理层面。在认知层面上,本文试图厘清“生物剽窃”这个词语的含义及其何以产生;在制度层面上,尝试以“生物剽窃”为切入点分析生物多样性条约和知识产权制度,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性;在道德伦理层面,通过角色和责任的分析,从古希腊的知识伦理和科技伦理观、现代的女性主义理论视角阐述了生物剽窃何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道德伦理问题,并相应提出两种新的可能的解决途径:使知识产权适合本土知识,构建女性主义话语权。本文的最后试图在“生物剽窃”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总结,肯定知识和道德紧密相连,技术应该以善为目的,因为这些都与整个人类的未来福祉息息相关。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章 对词语的理解
    2.1 定义及概念
    2.2 传统知识和地方性知识
第3章 制度建设层面的具体分析
    3.1 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
    3.2 生物多样性公约
    3.3 潜在的矛盾与冲突
第4章 角色和责任
    4.1 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话语权构建
    4.2 生物伦理学视域下的科学家们
第5章 结论
    5.1 知识是道德的一部分
    5.2 科学技术以善为目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剽窃”发展的社会过程及其机理——建构主义视角的案例解析[J]. 赵喜凤,蔡仲.  科学学研究. 2013(12)
[2]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J]. 胡东原,吴银锋.  伦理学研究. 2011(01)
[3]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J]. 杨丽然,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05)
[4]制止生物剽窃的防卫罩及其效果反思[J]. 潘全英.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517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17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