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的伦理承载力——基于2017年全国道德调查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5 12:08
家庭的伦理承载力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最具基础意义的条件,主要可以从代际交往、婚姻关系、同胞意识以及家庭伦理向国家和社会伦理的扩展等方面加以考察。2017年全国道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整体的精神价值依然强大,家庭伦理关系或血缘关系对社会秩序仍具有根本性意义。尽管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式微、婚姻包容度提升、亲密关系多元以及个体主义的崛起为中国家庭带来了新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成员互动模式,但这些并未削弱中国家庭的精神纽带和价值系统。现代中国家庭呈现维系共同体稳固和追求个体自由并存的新家庭主义特征。家庭在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绝对的伦理意义。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孝悌责任伦理论辩[J]. 涂可国. 周易研究. 2017(04)
[2]伦理道德,如何才是发展[J]. 樊浩. 道德与文明. 2017(04)
[3]代际交往中的“弱势感”建构与信任风险[J]. 张晶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J]. 杨菊华,李路路. 社会学研究. 2009(03)
[5]儒家和谐伦理的历史形态与现代启迪[J]. 徐嘉. 道德与文明. 2007(06)
[6]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J]. 高乐田. 哲学研究. 2005(09)
[7]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 杨善华,贺常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518109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孝悌责任伦理论辩[J]. 涂可国. 周易研究. 2017(04)
[2]伦理道德,如何才是发展[J]. 樊浩. 道德与文明. 2017(04)
[3]代际交往中的“弱势感”建构与信任风险[J]. 张晶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4]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J]. 杨菊华,李路路. 社会学研究. 2009(03)
[5]儒家和谐伦理的历史形态与现代启迪[J]. 徐嘉. 道德与文明. 2007(06)
[6]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J]. 高乐田. 哲学研究. 2005(09)
[7]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 杨善华,贺常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518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1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