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与利他的人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25 05:56
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利己与利他问题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对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体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利己与利他的哲学内涵。利己和利他是同时存在于人性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单纯的利己或者单纯的利他,都不应该成为人的现实选择。人们要真正掌握现实世界,需要通过清晰的思维把握事物的准确概念。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分析了利己与利他的涵义,并对利己与利他的不同类型作了区分,明确了利己与利他的内涵。第二部分,探析了人的利己与利他的人学依据。本文从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出发,分析了人们何以利己,何以利他。利己是人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从自我利益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的发展进程。利己虽然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是强调利己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必定会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因而纯粹的利己对人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人在利己...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利己与利他的人学内涵和类型
(一)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内涵
1、己与他的界定
2、利己与利他涵义
(二) 利己与利他的类型
二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依据
(一) 人性与利己、利他
(二) 人的需要与利己、利他
(三) 人的价值与利己、利他
三、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 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对立统一性
1、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对立性
2、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统一性
(二) 利己与利他统一性的基础: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四、和谐社会建构中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及其表现
(一) 和谐社会下利己与利他关系的表现
(二) 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及其根源
1. 西方价值观念的消极因素,造成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2.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导致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五、建立合理社会规范,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一) 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原则
1、现实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社会公正原则
4、集体主义原则
(二) 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促进和谐社会建构
1、通过经济手段的规范与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2、通过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3、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哲学“现实个人”理论及其当代审视[J]. 张伟. 晋阳学刊. 2008(01)
[2]论利益冲突——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建议[J]. 孔祥坤.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08)
[3]利益关系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本质问题[J]. 马晓强. 高校理论战线. 2007(02)
[4]论“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吕保军. 兰州学刊. 2006(11)
[5]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J]. 吴家庆,吴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6]个人利益的实现方式——从“囚徒困境”谈起[J]. 陈江进. 天府新论. 2006(02)
[7]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J]. 王刚. 理论探讨. 2005(03)
[8]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及其协调的手段[J]. 赵平俊. 新东方. 2005(Z1)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负效应研究[J]. 刘世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3(04)
[10]论“利己不损人”的道德观念的合理性[J]. 黄荣登. 江汉论坛. 2000(08)
本文编号:355190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利己与利他的人学内涵和类型
(一)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内涵
1、己与他的界定
2、利己与利他涵义
(二) 利己与利他的类型
二 利己与利他的人学依据
(一) 人性与利己、利他
(二) 人的需要与利己、利他
(三) 人的价值与利己、利他
三、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 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对立统一性
1、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对立性
2、利己与利他在价值上的统一性
(二) 利己与利他统一性的基础: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四、和谐社会建构中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及其表现
(一) 和谐社会下利己与利他关系的表现
(二) 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及其根源
1. 西方价值观念的消极因素,造成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2.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导致利己与利他的现实冲突
五、建立合理社会规范,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一) 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原则
1、现实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社会公正原则
4、集体主义原则
(二) 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促进和谐社会建构
1、通过经济手段的规范与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2、通过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实现利己与利他统一
3、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激励,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哲学“现实个人”理论及其当代审视[J]. 张伟. 晋阳学刊. 2008(01)
[2]论利益冲突——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建议[J]. 孔祥坤.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08)
[3]利益关系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本质问题[J]. 马晓强. 高校理论战线. 2007(02)
[4]论“斯密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吕保军. 兰州学刊. 2006(11)
[5]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J]. 吴家庆,吴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6]个人利益的实现方式——从“囚徒困境”谈起[J]. 陈江进. 天府新论. 2006(02)
[7]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J]. 王刚. 理论探讨. 2005(03)
[8]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及其协调的手段[J]. 赵平俊. 新东方. 2005(Z1)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负效应研究[J]. 刘世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3(04)
[10]论“利己不损人”的道德观念的合理性[J]. 黄荣登. 江汉论坛. 2000(08)
本文编号:3551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5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