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立法的伦理考量
发布时间:2022-01-13 16:36
工业文明的非生态化消费模式,是建立在“恶性增长”的基础上,以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是造成全球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环境问题与人类的消费行为紧密相关。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类的消费方式将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要想摆脱环境危机和生存困境,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消费模式,建立一种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正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消费方式。它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环,强调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强调人类消费必须受到生态环境的约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消费可以被视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消费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属于重大社会问题,也应当纳入到法律保护与调整的范围之内。生态消费法律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与资源法律保障体系,旨在调整和规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形成既可满足人类需求,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法,实质上是“消费道德法”,其立法的伦理原则是适度消费、消费正义、生态优先原则;生态消费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生态消费与生态消费法
1.1 生态消费的提出
1.1.1 消费与消费问题
1.1.2 消费的伦理性
1.2 生态消费法的界定
1.2.1 生态消费法的概念
1.2.2 生态消费法的体系构成
第二章 现实消费中的伦理失范及生态消费立法的必要性
2.1 现实消费中的伦理失范及其原因
2.1.1 消费行为伦理失范性表现
2.1.2 消费行为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2.2 生态消费立法的必要性
2.2.1 调整消费中的利益结构,合理分配消费资源
2.2.2 规范消费行为,保障生态安全
2.2.3 实现消费义务与消费权利的统一
第三章 生态消费立法的伦理指向
3.1 生态消费立法的伦理原则
3.1.1 适度消费原则
3.1.2 消费正义原则
3.1.3 生态优先原则
3.2 生态消费立法的价值取向
3.2.1 传统环境法的价值取向分析
3.2.2 生态消费法的价值取向分析
第四章 生态消费立法的价值实现机制
4.1 确立生态正义前提下的主体定位
4.1.1 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4.1.2 权利中心向义务主导的倾斜
4.1.3 消费正义与环境义务的统一
4.2 建立以消费生态化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4.2.1 建立以遵守社会利益为前提的行为规范
4.2.2 建立以提升生态观念为根本的行为规范
4.2.3 建立以严惩不当消费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4.3 构建生态安全理念下的责任机制
4.3.1 构建消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责任运行机制
4.3.2 构建培养良好消费行为及其观念的激励机制
4.3.3 构建有效规范约束不良消费行为的惩罚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与重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理之维[J]. 于延晓,吴珺. 行政与法. 2010(09)
[2]分配正义: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伦理之维[J]. 毛勒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3]共生与和谐:人类对待自然的基本伦理态度[J]. 程秀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4]走入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J]. 舒年春.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5]对消费的伦理追问[J]. 唐凯麟. 伦理学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D]. 夏绪梅.西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中国环境法治的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D]. 贾雪燕.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6784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生态消费与生态消费法
1.1 生态消费的提出
1.1.1 消费与消费问题
1.1.2 消费的伦理性
1.2 生态消费法的界定
1.2.1 生态消费法的概念
1.2.2 生态消费法的体系构成
第二章 现实消费中的伦理失范及生态消费立法的必要性
2.1 现实消费中的伦理失范及其原因
2.1.1 消费行为伦理失范性表现
2.1.2 消费行为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2.2 生态消费立法的必要性
2.2.1 调整消费中的利益结构,合理分配消费资源
2.2.2 规范消费行为,保障生态安全
2.2.3 实现消费义务与消费权利的统一
第三章 生态消费立法的伦理指向
3.1 生态消费立法的伦理原则
3.1.1 适度消费原则
3.1.2 消费正义原则
3.1.3 生态优先原则
3.2 生态消费立法的价值取向
3.2.1 传统环境法的价值取向分析
3.2.2 生态消费法的价值取向分析
第四章 生态消费立法的价值实现机制
4.1 确立生态正义前提下的主体定位
4.1.1 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4.1.2 权利中心向义务主导的倾斜
4.1.3 消费正义与环境义务的统一
4.2 建立以消费生态化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4.2.1 建立以遵守社会利益为前提的行为规范
4.2.2 建立以提升生态观念为根本的行为规范
4.2.3 建立以严惩不当消费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4.3 构建生态安全理念下的责任机制
4.3.1 构建消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责任运行机制
4.3.2 构建培养良好消费行为及其观念的激励机制
4.3.3 构建有效规范约束不良消费行为的惩罚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与重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理之维[J]. 于延晓,吴珺. 行政与法. 2010(09)
[2]分配正义: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伦理之维[J]. 毛勒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3]共生与和谐:人类对待自然的基本伦理态度[J]. 程秀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4]走入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J]. 舒年春.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5]对消费的伦理追问[J]. 唐凯麟. 伦理学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D]. 夏绪梅.西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中国环境法治的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D]. 贾雪燕.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6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8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