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18:24
康有为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发挥着思想启蒙作用。他除了宣传和借鉴某些西方近代伦理学说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里汲取养料,试图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代伦理道德,这种尝试是可贵的。他的伦理思想从早期宣传西方伦理学说,到晚期又转回到封建礼教体系中,这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近代许多文化名人身上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因此,对康有为的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也有助于我们从以康有为为首的时代典型人物身上透视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革的坎坷不平的历史道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析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产生,主要包括康有为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康有为的思想历程;第二部分论述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性无善恶”的自然人性论,“去苦求乐”的理欲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伦理观和大同理想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第三部分为康有为伦理思想的评价,包括康有为伦理思想具有的时代共性和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价值。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产生
1.1 康有为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2 康有为的思想历程
第二章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性无善恶”的人性论
2.2 “去苦求乐”的理欲观
2.3 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2.4 大同社会及其伦理规范
第三章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评价
3.1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价值
3.2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矛盾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有为救世思想中的伦理回归[J]. 陈萍萍. 船山学刊. 2005(02)
[2]康有为“新仁学”的建构及其历史价值[J]. 范玉秋. 求是学刊. 2004(02)
[3]试析康有为“黄金时期”的礼学思想[J]. 田海林,杨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5)
[4]论康有为的自然人性论及其启蒙作用[J]. 张应凯.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5]康有为早期思想中的人道观念片议[J]. 蔡乐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6]戊戌前期康有为理欲观之探析[J]. 梁家贵.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2)
[7]康有为的功利主义伦理文化观[J]. 何金彝. 社会科学. 1995(07)
[8]康有为谭嗣同的新仁学[J]. 马洪林,何金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1)
本文编号:362074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产生
1.1 康有为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2 康有为的思想历程
第二章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性无善恶”的人性论
2.2 “去苦求乐”的理欲观
2.3 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2.4 大同社会及其伦理规范
第三章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评价
3.1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价值
3.2 康有为伦理思想的矛盾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有为救世思想中的伦理回归[J]. 陈萍萍. 船山学刊. 2005(02)
[2]康有为“新仁学”的建构及其历史价值[J]. 范玉秋. 求是学刊. 2004(02)
[3]试析康有为“黄金时期”的礼学思想[J]. 田海林,杨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05)
[4]论康有为的自然人性论及其启蒙作用[J]. 张应凯.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5]康有为早期思想中的人道观念片议[J]. 蔡乐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6]戊戌前期康有为理欲观之探析[J]. 梁家贵.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2)
[7]康有为的功利主义伦理文化观[J]. 何金彝. 社会科学. 1995(07)
[8]康有为谭嗣同的新仁学[J]. 马洪林,何金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1)
本文编号:3620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2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