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

发布时间:2022-02-26 00:46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觉悟"。"悟"与"道"、"悟"与"体"的辨析表明,在儒家思想里,"道"为"悟"的目的,"体"与"悟"则体现了认知方式的共通性。王阳明"悟道"的亲历则揭示了"悟"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运思逻辑,即以体会"成圣之道"为"悟"的目标,历经"疑"、"困"、"遇"、"通"、"证",最终完成"悟道",是为"悟"思想逻辑的完成。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5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释“悟”与辨“悟”
    1. “悟”之本义及其引申演化
    2. “道”与“悟”
    3. “体”与“悟”
二 以阳明“悟道”解“悟”
    1. 成圣成贤是“悟”的内生动力
    2. “疑”是“悟”的触机
    3. “困”与“迷”是“悟”的前兆
    4. “悟”是意外邂逅,是遭遇
    5. “悟”即通,一通百通
    6. “证道”是“悟道”的完成
三 “悟”作为一种道德哲学运思方式
    1. “悟”属于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认知范畴
        (1) “悟”与“德性之知”
        (2) “悟”与“德性知识论”
    2. “悟”属于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工夫论
        (1) 如何成圣成贤是“悟”的根本问题
        (2) “悟”是真诚、笃志,矢志不移的道德践行工夫
        (3) “悟”是道德主体的境界提升
    3. “悟”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思维方式
        (1) “悟”是“超名言”的道德思维活动
        (2) “悟”是道德主体内在认知的质变
        (3)“悟”是一种道德生命自觉
四 “悟”作为一种道德哲学运思方式的现代意义
    1. “悟”实为个体道德修养必经过程,是个体将外在天理(礼)与本心自我融为一体的过程,从而使得“天人合一”在个体修养者身上得到内在融合。
    2. “悟”是道德主体的强烈的主体积极性表现,是道德主体对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的积极的实践。



本文编号:3644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44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