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自治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2-07-11 13:45
农村基层自治是一场亿万群众参与的草根民主运动,它是农村民主生活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然而,在二十余年的农村基层自治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困局。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与作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及个体难以作出负责任的行为选择,甚至缺乏必要的伦理思考。因此,如何走出农村基层自治的伦理困境,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农村基层自治相关概念的梳理和历史演进过程的考察可知,农村基层自治四个方面的政治、伦理价值: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农村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基于道德秩序的“自治态”的延续、具有公共领域特质的社会结构的生长点。结合案例分析可以明确,农村基层自治容易走入双重身份纠缠的角色困境、公益与私益冲突的利益困境、行政权与自治权对立的权力困境以及德财难容的道德困境。从宏观视域看,这主要是由传统差序格局未打破、自治制度设计不科学、农民公共精神极淡薄和道德权威虚置化的政治社会环境所造成。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农村基层自治发展的大环境,是走出伦理困境的根本路径。社会层面上,必须打破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新构社会秩序;制度层面上,必须促成乡政与村治的制度资源平衡,保障自治制度供给;伦理层面上,必须...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相关概念阐释
第二章 农村基层自治及其政治伦理审视
2.1 农村基层自治的历史过程
2.2 农村基层自治的政治意义
2.3 农村基层自治的伦理价值
第三章 农村基层自治面临的伦理困境
3.1 角色困境:自治组织双重身份的纠缠
3.2 利益困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冲突
3.3 权力困境:行政主导权与自治权对立
3.4 道德困境:以德服人与以财服人难容
第四章 农村基层自治伦理困境的成因
4.1 差序格局没打破
4.2 制度设计不科学
4.3 公共精神极淡薄
4.4 道德权威虚置化
第五章 走出农村基层自治的伦理困境
5.1 打破传统格局,新构社会秩序
5.2 弥补制度缺失,保障制度供给
5.3 培育公共理性,倡导公共精神
5.4 重塑道德权威,实现道德自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群众自治:中国基层民主的经验与道路[J]. 肖立辉. 中国行政管理. 2008(09)
[2]基层群众自治的缘起与发展[J]. 肖立辉.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3)
[3]寻求村落与国家之间的有效衔接——基于相关文献的初步反思[J]. 刘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4]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J]. 石培玲. 道德与文明. 2007(06)
[5]当代乡村民间公共活动观照——以梓潼县石牛镇为视角[J]. 高梧. 天府新论. 2007(06)
[6]草根民主:内涵、限度与提升——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J]. 蒋永甫,谢舜. 东南学术. 2007(04)
[7]论我国社区自组织的自治困境及其成因[J]. 曾望军. 理论与改革. 2007(03)
[8]政治精英与中国的村民自治:经验与意义[J]. 郎友兴.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6)
[9]公共组织的伦理困境[J]. 陈静. 行政论坛. 2006(05)
[10]村民自治困境与对策的系统分析[J]. 郭斌.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硕士论文
[1]市民社会视角下的村民自治[D]. 夏光辉.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现阶段中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张强.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8274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相关概念阐释
第二章 农村基层自治及其政治伦理审视
2.1 农村基层自治的历史过程
2.2 农村基层自治的政治意义
2.3 农村基层自治的伦理价值
第三章 农村基层自治面临的伦理困境
3.1 角色困境:自治组织双重身份的纠缠
3.2 利益困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冲突
3.3 权力困境:行政主导权与自治权对立
3.4 道德困境:以德服人与以财服人难容
第四章 农村基层自治伦理困境的成因
4.1 差序格局没打破
4.2 制度设计不科学
4.3 公共精神极淡薄
4.4 道德权威虚置化
第五章 走出农村基层自治的伦理困境
5.1 打破传统格局,新构社会秩序
5.2 弥补制度缺失,保障制度供给
5.3 培育公共理性,倡导公共精神
5.4 重塑道德权威,实现道德自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群众自治:中国基层民主的经验与道路[J]. 肖立辉. 中国行政管理. 2008(09)
[2]基层群众自治的缘起与发展[J]. 肖立辉.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3)
[3]寻求村落与国家之间的有效衔接——基于相关文献的初步反思[J]. 刘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4]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J]. 石培玲. 道德与文明. 2007(06)
[5]当代乡村民间公共活动观照——以梓潼县石牛镇为视角[J]. 高梧. 天府新论. 2007(06)
[6]草根民主:内涵、限度与提升——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J]. 蒋永甫,谢舜. 东南学术. 2007(04)
[7]论我国社区自组织的自治困境及其成因[J]. 曾望军. 理论与改革. 2007(03)
[8]政治精英与中国的村民自治:经验与意义[J]. 郎友兴.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6)
[9]公共组织的伦理困境[J]. 陈静. 行政论坛. 2006(05)
[10]村民自治困境与对策的系统分析[J]. 郭斌.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硕士论文
[1]市民社会视角下的村民自治[D]. 夏光辉.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现阶段中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张强.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8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5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