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发布时间:2024-04-24 03:4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之一。青年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大生产进行深入观察之后,认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写作《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倾尽全力,力争将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限于马克思处在青年时期,思想不免具有一定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性。他在对资本的剖析和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已经足够说明当时的马克思在面对现实时的远见卓识和深邃的智慧。 《手稿》中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分析,见于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的字里行间,并未构成一定的体系和逻辑。然而,这并不能掩盖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体悟。特别是关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以及之后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描绘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资本家无节制和无限制地对资本的追求。而资本的载体和附着物正是私有财产。资本家在追求和获取更多财富和资本中,其实质上是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和开发利用。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就自然而然地给外部世界,即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人类与自然在博弈中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马克思《手稿》中关于生态伦理思想...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点
1 写作《手稿》的时代背景及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背景
1.2 《手稿》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2 马克思《手稿》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2.2 私有财产占有及异化扭曲下人与人的关系
2.2.1 劳动与异化劳动
2.2.2 私有财产与劳动、分工、生产的关系
2.3 人与自然两分对立及其解构的必然性
2.3.1 从生活资料角度分析工人与自然发生对立
2.3.2 从生产对象角度分析工人与自然发生对立
2.4 人与自然关系最本真的状态
2.5 共产主义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2.5.1 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相统一
2.5.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
2.5.3 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
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意义
3.1 马克思对生态学思想的影响
3.2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3.2.1 尊重自然视域下对经济理性的批判
3.2.2 异化理论视域下对消费的批判与需要结构理论的构建
3.2.3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关系视域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3.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63180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点
1 写作《手稿》的时代背景及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背景
1.2 《手稿》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2 马克思《手稿》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2.2 私有财产占有及异化扭曲下人与人的关系
2.2.1 劳动与异化劳动
2.2.2 私有财产与劳动、分工、生产的关系
2.3 人与自然两分对立及其解构的必然性
2.3.1 从生活资料角度分析工人与自然发生对立
2.3.2 从生产对象角度分析工人与自然发生对立
2.4 人与自然关系最本真的状态
2.5 共产主义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2.5.1 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相统一
2.5.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
2.5.3 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
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意义
3.1 马克思对生态学思想的影响
3.2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3.2.1 尊重自然视域下对经济理性的批判
3.2.2 异化理论视域下对消费的批判与需要结构理论的构建
3.2.3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关系视域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3.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63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96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