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基于“比德”视阈下的古代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考论

发布时间:2017-06-02 21:23

  本文关键词:基于“比德”视阈下的古代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比德"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有民族特色的以物喻人之审美传统。松柏生性耐寒,常年青翠,材质坚韧密实,在暗示、象征主体理想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比德传统的影响下,松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累积起丰富的文化意蕴,先后形成了岁寒后凋、坚贞有心、孤直不倚、劲挺有节等内涵,成为君子人格的象征。和竹、莲相比,松柏在象征君子人格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松柏是"树"立的中国人,成为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比德 松柏 君子人格 象征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07) 安徽建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2) 安徽省教育振兴计划重大建设项目(2014SZKMSGZS008)
【分类号】:I206.2;B825
【正文快照】: 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说:“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1]的确如此,中国文人自古喜欢托物言志,而松柏生性耐寒,常年青翠,枝干刚劲峭拔,在体现主体理想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很早就进入文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福临;共和国国树应是松树[J];国土绿化;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陶智;;中古汉语词义琐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黑维强;;论古代契约文书的文献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姚明明;;浅论中国古时蚕业的科技文化交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10 周晓光;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亚;;秦汉上林苑的功能及其与都城发展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4 贾志刚;;《唐魏系墓志》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6 陈文庆;;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刘轲《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iJ渭生;;崔致远与《桂苑笔耕集》[A];韩国研究(第二辑)[C];1995年

9 王奎光;;论方回《瀛奎津髓》中的张籍诗评[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六辑)——中国文论与名家典范[C];2013年

10 土谷彰男;独孤婵觉;;顾况文学及其文学观对中唐苏州文坛的文学理论形成之影响[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四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情境[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李艳;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陈天e

本文编号:416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16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