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德穆革与德性生活
本文关键词:柏拉图的德穆革与德性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柏拉图认为宇宙从"德穆革、相(逻各斯)和空间(物质)"这三个本原产生。他用"审美机制"推断德穆革也是美善的本原,因此"善之相"属于德穆革的思想。他坚持人生目标是"变得像神",即培养理性和德性,使自己过上合理和幸福生活。同理,目前中国道德建设也应遵循如下原则:新中国从"共产党、马列思想和人民"这三个本原产生;共产党需要为人民服务,并通过"改革开放"搭建审美机制,证明自己的善治和纯洁;人民则需要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使自己变得神圣起来。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德穆革 善之相 德性 变得像神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DJKXB14006)和(No.2015CDJXY)资助
【分类号】:B502.232;B82-0
【正文快照】: 一般而言,西方道德理论奠基于形而上学,因为伦理学隶属哲学,而形而上学又是第一哲学,中国的儒道释伦理学亦复如此。[1]同样,柏拉图的道德理论奠基于神学(古代称物理学),而他的神学理论又集中于《蒂迈欧》。1职是之故,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蒂迈欧》的德穆革、善和德性生活之关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磊;个人数字产品设计的模糊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明;柏拉图的神[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4期
2 范志军;;文化柏拉图主义[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4期
3 范志军;;文化的柏拉图主义:克服现代文化分裂的一种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4 P.B.布朗;黄颂杰;;苏联对柏拉图主义的研究(综述)[J];哲学译丛;1980年02期
5 夏光;;德鲁兹的反柏拉图主义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B.黑尔,王路;反柏拉图主义的认识论论证[J];哲学译丛;1994年03期
7 苟东锋;;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以孔子正名思想研究为中心[J];武陵学刊;2012年03期
8 梁中和;;“柏拉图式的爱”的神哲学意义[J];宗教与哲学;2012年00期
9 徐戬;;灵魂的“密钥”——柏拉图的“口传”与“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11期
10 黄秦安;柏拉图主义数学真理的神学化及其解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介厚;;经院哲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之论争[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邢滔滔;;概念论与直谓主义——对王浩的融合方案的理解[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佘碧平;;对查士丁的生平、著作与思想的若干考证[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陆扬;;否定神学:德里达与伪狄奥尼修[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森林;;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文明论意义上的思考[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隆;我们无需迁就柏拉图[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曾怡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游弋于经典与阐释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罗联军;柏拉图主义深刻影响中世纪早期教父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熊哲宏;菲奇诺《柏拉图〈会饮〉的评论》与“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刘明;伦理学中的道德实在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孙利天;哲学:思想的移居(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赵广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尼采的道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成;科学诞生“源”与“流”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少峰;柏拉图“洞喻”的意象阐释[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哲;古典与近代哲人对启蒙的不同态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巧;自由还是毁灭[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辛;物象与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5 吴慈荷;论柏拉图《会饮》中的爱若斯[D];西南大学;2014年
6 刘静;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对“不朽”的精神朝圣[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柏拉图的德穆革与德性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6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