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7-07-03 09:12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分配伦理 价值


【摘要】: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理论思想,一个伟大民族的解放与振兴更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就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论。在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占据了邓小平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位置。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不仅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伦理的论断,同时也解决了以前伦理学界所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形成即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奠定的理论基础,又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市场经济伦理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凝聚了改革开放大环境中宝贵的实践经验,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思想精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阐释,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从发展与公平两个角度对社会主义作了道德辩护,提出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论断;从伦理道德导向和经济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现象,提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又辩证的看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有着自身典型的特征,具有自身独特的伦理原则,主要包括公平正义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功利主义原则与集体主义原则。从邓小平所处时代的角度看,其分配伦理思想固然是满足当时的时代要求,契合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情、社情、民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当今时代的视角出发,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也是存在其历史局限性的。在对“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合理规避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挖掘其对新时期道德评价体系的建立、经济与道德的协调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 分配伦理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一、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形成的历史条件12-20
  • (一)分配及分配伦理的概念解析12-14
  • 1. 分配的含义12-13
  • 2. 分配伦理的含义13-14
  • (二)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含义及特点14-16
  • 1. 对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界定14-15
  • 2. 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特点15-16
  • (三)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16-20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生成的实践“土壤”16-17
  • 2. 和平与发展的社会主题是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生成的政治“气候”17-18
  • 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生成的理论“基石”18
  • 4.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市场经济伦理文化是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生成的文化“营养”18-20
  • 二、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20-29
  • (一)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20-23
  • 1.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20-21
  • 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1-22
  • 3. 实现共同的富裕22
  • 4.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22-23
  • (二)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23-29
  • 1. 公平正义原则23-25
  • 2. 以人为本原则25
  • 3. 功利主义原则25-27
  • 4. 集体主义原则27-29
  • 三、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实现途径及现实价值29-39
  • (一)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实现途径29-31
  • 1. “发展才是硬道理”29-30
  •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0-31
  • (二)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31-36
  • 1. 坚持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31-32
  • 2. 坚持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32-33
  • 3. 坚持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有利于整治“四风”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33-35
  • 4. 坚持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35-36
  • (三)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36-39
  • 1. “白猫黑猫论”的“经济帝国主义”倾向36-37
  • 2. “先富带动后富”的理想主义设计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德祥;;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新探[J];桂海论丛;2005年06期

2 潘家玲;;浅析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唐传成;王兆响;;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思想解读[J];前沿;2011年18期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分配伦理 价值




本文编号:513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13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1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