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的注要内容_伦理学道德的ppt_从青年心理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
本文关键词:宗教伦理与信教大学生道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1年
从青年心理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
李兰冬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颇具影响力。其作者J.D.塞林格也因此书一举成名。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作为一名正直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内心世界。 Dorothy Rogers认为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他们发育的非常快,生理上已经成熟。这就使得他们拥有了正常成年人的需要。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他们正处于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度阶段。因此,从心理上讲他们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他们父母及家人的支持和爱,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社会的关爱以及来自于爱情世界的温暖。 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正是处在青春期这一人生中特殊而又重要的转折阶段,对于和童年说再见他非常的不情愿并非常的留恋,而对于即将迈入的成年期,他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怀有恐惧感。父母爱的缺失,同学们不良的影响,老师们又无法解读他的内心,加之在爱的世界中的种种挫折。这一切使得本就孤独无助的他更深陷入精神的荒原。本文运用美国心理学家Dorothy Rogers的当代青年心理学理论来进行解读,旨在阐明导致处于青春期的霍尔顿内心崩溃的一些因素。该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来自霍尔顿家庭的消极影响。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将会给青少年带来归属感。其他的家庭成员也同时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确定着他们的身份。然而,霍尔顿的家庭却远非完美。漠不关心的母亲,权威型的父亲,D.B.的坏榜样,艾里的夭折以及祖母糟糕的记忆等等都使霍尔顿感觉到归属感的缺乏以及身份的混乱。 第二,向学校和社会寻求帮助的失败。青少年的成长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在分析一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时,对其所处的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其一,霍尔顿所就读的中学都以学业成绩的高低论英雄,老师也大多以陈腐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其二,霍尔顿所生长的社会正值二战结束不久,大多数的人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变得麻木、漠不关心。因此,当霍尔顿想从社会中寻求帮助时也时时碰壁。 第三,在爱的世界里频频受挫。霍尔顿虽是一名正值青春期的少年,然而他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不管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有爱和被爱的欲望。因此,他不停地在寻求爱和被爱的感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霍尔顿没有能够追寻到他理想的爱。 总之,《麦田里的守望者》从不同层面描述了处于青春期的霍尔顿的内心。在青春期的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不管是父母的关爱,同龄人的健康行为还是学校和社会的正确引导都是帮助青春期少年健康度过它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了上述因素,青少年将会迷失在复杂的社会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裴咏铭;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心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4期
2 赵恩鹏飞;;成长叛逆与精神守望——《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简析[J];海外英语;2010年03期
3 乔海珠;;孤独的守望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悲剧命运[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4 沈戴;李淑莲;;《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心理学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俊霞;;从流浪者到守望者——浅析美国流浪汉小说的主题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左广艳;;从象征角度看霍尔顿的成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3 张磊;;西方主流文化的重压和妥协的抗争——再读《麦田守望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4 秦静姝;;《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少年话语权力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5 钱睿含;;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6 廖金罗;;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彷徨、苦闷和守望[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沈非;;言语名利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孙薇薇;赵立伟;;追梦——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心灵之旅[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9 李长熠;;麦田里的守望者韩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10 刘苗;;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技巧看其存在主义思想[J];才智;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籍琰;;从抗拒到和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成长历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徐娜婧;;孤独的寻美之旅——读沙尔·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彭朦朦;;《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二元对立的消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石勇;现代化视域中的中国公民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娟;叙事的游戏[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8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吴德群;壮族山歌与人的社会化[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嫦欣;英汉脏话翻译的文化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吉玉娇;宗教伦理与信教大学生道德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史国丽;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认同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申莉莉;幻灭·异化·暴力[D];暨南大学;2011年
6 田迎春;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金华;操纵论视角下《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利芳;新疆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调查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穆晶晶;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杨宇;中外文学中两类儿童形象比较[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洁霞;无地守望:霍尔顿的精神之旅——论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焦玲玲;;时代的叛逆者——霍尔顿形象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虞建华;;重演的一幕:悬崖上的人生抉择——谈塞林格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危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舒;略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宋冰;“红”的释义——评《麦田里的守望者》红色的运用[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3 杨小平;塞林格的语言——评《麦田里的守望者》[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刘成琼;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代特征[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罗世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统文化语言[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1期
6 朱晶;《麦田里的守望者》:反叛迂腐与虚伪的“现代经典”[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张慧诚;守望者生命中的矛盾与迷失——霍尔顿人生的探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杨茜;大观园里的守望者[J];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9 张介明;“反抗”与“回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J];名作欣赏;2002年03期
10 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籍琰;;从抗拒到和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成长历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张洁;;从叛逆到妥协——用心理分析法解读霍尔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阮倩;;霍尔顿“误读”出的虚假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阮倩;;颠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儿童/成人的二元对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甘婷;;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霍尔顿与贾宝玉精神世界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王燕;;《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视角——从认知角度的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杜严勇;;迈克尔逊实验真的帮了爱因斯坦吗?——关于迈克尔逊实验与狭义相对论之关系的争论与评价[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Estimation of Semiparametric Model with Censored Data[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10 杨秋红;林建强;;智能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炳新;[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董国超;[N];文艺报;2011年
3 王平;[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4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所);[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N];国际商报;2008年
6 商报实习记者 郭娜 编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止庵;[N];学习时报;2004年
8 何欢;[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文学博士 张清芳;[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张立国;[N];云南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寇旭华;从个体与异化社会的二元对立到超越对立[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孙胜忠;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岚;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症状及根源[D];山东大学;2010年
2 赵恩鹏飞;霍尔顿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丹;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史国丽;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认同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兰冬;从青年心理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程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塑造[D];安徽大学;2011年
7 刘兰;妥协中的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田迎春;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立勇;寻找自我的历程[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闫桂龙;逃遁的绝境[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本文关键词:宗教伦理与信教大学生道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