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0:05
本文关键词:伦理学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成年人中有不良行为的群体正在日益扩大,诱发犯罪的潜在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且情节恶劣,社会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日益严重。本文旨在从伦理学视角下探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论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道德原因。首先对未成年人和犯罪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未成年人犯罪下出定义。虽然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是某一个区域、某一部门或者某一环节的失当引起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有犯罪主体正确道德观缺乏的主观原因,也有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等客观因素。第二部分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伦理路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未成年人自身入手,养成未成年人正确的道德观,除此之外,还要提升家庭道德教育水平,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加快社会道德建设,走出道德失范。第三部分是未成年犯的伦理矫正及其原则和方法。由于未成年人犯罪具有特殊性,与成年人犯罪有所不同,对未成年犯的矫正应更加注重伦理矫正,矫正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因人施教原则,疏导原则等,并且家庭和社会要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爱护,帮助其渡过特殊时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伦理 预防 矫正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一、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道德原因12-22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及其特点12-14
- 1.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12
- 2.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12-14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原因14-22
- 1.犯罪主体正确道德观的缺乏14-15
- 2.家庭道德教育的失当15-17
- 3.学校道德教育落实不到位17-19
- 4.社会转型时期所导致的道德失范19-22
- 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伦理路径22-33
- (一)养成未成年人正确的道德观22-24
- 1.提高未成年人自身修养22-23
- 2.增强抵制不良文化的能力23
-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3-24
- (二)提升家庭道德教育的水平24-26
- 1.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24-25
- 2.提升家长自身素质25-26
- 3.运用科学家庭教育方法26
- (三)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26-30
- 1.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设置合理的德育课程26-28
- 2.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提升学校德育效果28-29
- 3.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道德教育能力29-30
- (四)加快社会道德建设,,走出道德失范30-33
- 1.健全社会道德体系30
- 2.营造良好社会风气30-31
- 3.树立正确舆论导向31-33
- 三、未成年犯的伦理矫正及其原则和方法33-39
- (一) 未成年犯伦理矫正的含义和特点33-34
- 1.未成年犯伦理矫正的含义33
- 2.未成年犯伦理矫正的特点33-34
- (二)未成年犯伦理矫正的原则34-36
- 1.以人为本原则34-35
- 2.因人施教原则35-36
- 3.疏导原则36
- (三)未成年犯伦理矫正的方法36-39
- 1.建立亲情会见制度36-37
- 2.设置家庭亲情课堂37
- 3. 社区伦理矫正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在校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英;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根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张勇;;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的社区矫正模式[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5期
3 路琦;董泽史;姚东;胡发清;;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03期
4 朱小蔓;刘次林;;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王瑞娟;对社会风气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4年04期
6 刘彦尊;美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关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在家庭[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525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2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