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西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7-07-06 20:17

  本文关键词:中西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伦理学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摘要】:生态伦理学基本理论是关于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权利以及人对自然的态度问题。中西方生态伦理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都有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中西生态伦理文化互补中,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本土化的生态伦理学,极为重要。文本试图从宏观视野,对中西生态伦理思想文化资源进行简明梳理、整理,为确立生态伦理观,解决现代化相关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文明与能源安全数据库”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文化资源(一)儒家生态伦理文化资源1.“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儒家“天地人三才”有机论认为,天、地、人地位与作用各自不同,但它们是合而为一的生命整体。“天人合一”的“天”指大自然、“天道”,“人”指人类、“人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江;;生态教育与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何德俊;;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许抗生;;《淮南子》论“无为而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刘康德;;刘安治国三要素:天、人与“器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金春峰;;《淮南子·主术训》的治国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彭松;;文化困境中的诗性省思——叶维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溢木;;人本与德性的交替: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主要特征——以古希腊两部史诗为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闫爱宾;;钱弘O觥⒑捍芙逃氡嬗∷鞑糩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刘巧利;;略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性”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晓峰;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2 石迪;;大学生生态意识及其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3 文传浩,郭涛,常学秀,段昌群;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宗,谢翠蓉;马克思与江泽民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根;拉祜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刘丽;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建兵;;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J];科技资讯;2006年19期

5 李承宗;;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徐启刚;邹强;;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J];求索;2007年03期

7 滕立新;;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秦碧霞;;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包斯日古楞;晓荣;;继承和发扬蒙古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J];前沿;2009年11期

10 秦碧霞;;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佩惠;;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者丽艳;胡海明;;道家“物我为一”的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东英;袁丹丹;;试论《福乐智慧》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福军;;略论孔子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亚平;;“道法自然”生态伦理思想初探[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乌峰;;蒙古族早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7 詹向红;;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旭;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功能与现代价值[N];贵州民族报;2013年

2 唐凯麟;系统探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尝试[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建兵;儒家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N];甘肃日报;2007年

4 阎丽;告别伐木时代的清亮晨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四)[N];江南游报;2009年

6 ;儒教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N];中国信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俊华;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瑛;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D];浙江大学;2009年

2 唐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吕尚苗;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陈枫;寒山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牛瑞凤;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6 陆松柏;论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杰;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8 肖雅锟;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葛富莲;王充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庞昕;《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7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27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