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价值观、环境情感和消费碳减排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家价值观、环境情感和消费碳减排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家文化 道家价值观 环境情感 低碳消费行为 高碳消费行为 中介效应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道家文化价值观的生态伦理学意蕴最为突出。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道家价值观是否能推进消费碳减排行为,这是一个既基础又前沿的课题。价值观—情感—行为模型的假设,乃基于1579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并运用Smart PLS 2.0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道家价值观、情感(包括愧疚、自豪两维度)和消费碳减排行为(包括促进低碳消费行为、抑制高碳消费行为两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道家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情境下对环境情感和消费碳减排行为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道家价值观对"愧疚"和"自豪"有重要的正向影响效应;愧疚对低碳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高碳消费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豪能够促进低碳消费行为并抑制高碳消费行为。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道家文化 道家价值观 环境情感 低碳消费行为 高碳消费行为 中介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部干预政策对公众消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120319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诉求内容、诉求方式对能源节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主效应、交互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Y15G030053)
【分类号】:B82-058;F713.5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或家庭已经成为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消费碳排放是指由消费行为引发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消费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直接使用能源(电力、天然气、汽油、煤炭等消费)而产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伍;张雷宇;;道家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1期
2 李喜华;;论林语堂对道家文化的现代性阐释[J];名作欣赏;2009年14期
3 吴洪珍;;略论道家文化的地位和精华[J];湘潮(下半月);2010年02期
4 余明光;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J];求索;1991年03期
5 黄钊;道家研究的形势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黄钊;;道家研究之新进展[J];管子学刊;1991年01期
7 史向前;道家思想文化的现代意义研究概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6年01期
8 李昶;近十年来道家研究述要[J];河北学刊;1997年06期
9 胡孚琛;《道家与民族性格》评述[J];中国哲学史;1997年02期
10 陈申祥,李昶;近年来道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求实;199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清果;;道家思想奠定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基石[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耀庭;;“道家文化热”透视[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3 孙湘明;刘黎明;;道家思想与现代绿色设计[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金吾伦;;道家文化与当代科技发展[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5 刘正才;;道家药膳特色及其在养生康复中的意义[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光照;;崂山道家文化初探[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7 王健;;道家与徐州考论——兼论汉初黄老政治与刘邦楚沛集团之文化地缘背景的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孙丽君;;于淡泊中追求,于无为中有为——试析《棋王》中道家文化人格的积极现世价值[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武培权;;刍议淮河道家人文精神[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志军;;论道家自然的人为性[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珠;道家的超越智慧[N];光明日报;2002年
2 杨建波 方精华;道家文化的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2年
3 汤其领;徐淮道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在汉代的传播[N];光明日报;2002年
4 彭昊;走过沧桑看道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记者 宋克顺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朱晚霞 冯开春;道家文化渐成世界显学[N];湖北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振凯;道家养生与道商论坛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菁霞;“我是应用道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詹石窗;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N];光明日报;2014年
9 韩月波;首届道家养生与道商论坛在北京举行[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罗良伟;道家思想在老子故里规划中的运用[N];中国旅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红;近代的道家观[D];山东大学;2007年
2 彭昊;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3 顾瑞荣;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杜宗才;汉代道家生态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仁群;两宋理学与道家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罗安宪;道家心性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8 于春媚;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昆;牟宗三的道家思想解读及其意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中英伦葩;让·雅克卢梭《遐思录》中的水与山及其道家思想[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西凤;汤显祖道家、道教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荆宜;李安电影中的道家思想解读[D];山西大学;2014年
3 唐毅;程抱一文学创作的道家文化解读[D];湘潭大学;2015年
4 林冬子;爝火不熄——先秦老庄道家理性探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承斌;对道家道概念的浅析[D];安徽大学;2002年
6 孙晓玲;论传统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7 陈静静;当代新道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华君;论林语堂的道家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钟小康;汉代道家“道”范畴探析[D];华侨大学;2014年
10 王洋;道家诗意人生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34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3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