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
本文关键词: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
【摘要】:生态道德的正当性的合理证成的逻辑起点是对人的定位与人的需要和自然价值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人向自然的生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伦理学的转向,尤其是责任伦理的兴起,为人类履行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基于自由意志的道德"应该"和关于爱的理论,进一步证成了人对自然的道德关怀;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的人,因此,交往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人正确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之为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回归提供了合理证据。生态道德的实践维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了人性的升华,并扩展了权利范围,实现了利益关系的再调整,而且促进了道德伦理的变革,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生态道德的正当性。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道德 正当性 人之为人 人与自然
【基金】:教育部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323模式研究”(13JDSZ K0014) 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572015AC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2572015BC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今天,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严酷的现实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生态道德。“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志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伦理理念的若干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强昌文;;政治协商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学勤;周作人“生活艺术论”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宏刚;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探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韩丹;尼采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传承逻辑[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付振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建设与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虹;当代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6 游云云;改革小说的政治文化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易薇;论《乐记》的音乐美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绵锦;发展哲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9 黄俊会;马克思历史主体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华莉;论环境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并重与统一[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赋斌;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陈映霞;一种新型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辩证观点看可持续发展[J];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4 陈伟华,杨曦;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4期
5 刘清;;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J];求索;2006年01期
6 王初根,潘程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J];求实;2005年10期
7 于海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重视生态道德建设[J];理论前沿;2003年09期
2 钱松;全社会生态道德建设之随想[J];中国林业;2004年21期
3 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是;2005年14期
4 刘琼;;构建和谐社会 树立生态道德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5 叶缤;;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与倡导公民生态道德意识[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3期
6 董鸿彪;;呼唤“生态道德”回归[J];水利天地;2006年08期
7 杨立新;张新宇;屠凤娜;;论生态道德的内涵及建设体系[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535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3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