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道德规范措施探析
本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规范措施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普及,网络社会逐渐形成,并在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由于网络社会的自由、开放、虚拟等特点,因而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需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就目前而言,网络社会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社会道德的特征,透视其隐患,以对症下药,则显得尤为重要,对规范网络社会道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网络道德 道德隐患 道德规范
【基金】: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研究”(项目编号:137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52
【正文快照】: 1网络社会道德在相关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一分为二的社会,即是“网上社会”和“网下社会”,倾向于把依托于互联网络之上的空间和场域称作“网上社会”。其特指的是,在电子网络空间里面,由人们的行为活动、彼此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创设的特定社会文化现象所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萍;针对网络社会道德特点的德育措施[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程琳;;加快信息网络法治建设 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秩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张存凯;夏卫东;王磊;高学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葛晨虹;;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重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凌竹;网络社会的公共道德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沈育德;从网络社会看道德秩序的构建[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超;网络道德失范及建设探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莉;;我国网络公信力危机及其消解对策[J];福州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2 梁贤艳;谭志松;;虚拟社会安全治理的“虚实”之道[J];电子政务;2014年05期
3 程琳;;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创建文明网络环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王驰;张亮;;媒介变革及其对公共安全治理的影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蔡萌迪;张阳;;网络时代法律体系建构路径之设想[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4年10期
6 陈增明;陈锦然;刘欣然;;信息化背景下财产诈骗犯罪的实证分析——基于法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J];东南学术;2015年01期
7 刘炯;;网络时代暴恐音视频传播防控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单良;;当前中国道德现状研究评述[J];学理论;2012年24期
9 张灯;;浅论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的重建[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刘琳;;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长春;网络谣言对民意的表达与歪曲[D];武汉大学;2014年
2 罗扬;网络的民主促进功能与局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婷;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陶楠;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3 陈丽丽;网络社会秩序多元化治理结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邱海杰;宪政视角下的网络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张军;网络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宇;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佳伟;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于菲菲;新媒体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9 张江华;论善意救助民事责任承担中的利益平衡[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张芳芳;道德回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论网络道德失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胡之骐,康晓卿;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郑洁;;试论网络伦理的建构原则[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周宏;试论计算机网络的道德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0年05期
6 曹劲松;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7 詹世友;“自律”与“他律”的哲理辩证[J];道德与文明;1998年06期
8 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9 成海鹰;;网络伦理与独处道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虞崇胜;;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价值的精髓[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N];光明日报;2001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志刚;[N];法制日报;2012年
3 汪重纶;[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文艳;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敬泽;人生宝鉴修身津梁——读《社会道德规范》[J];晋阳学刊;1997年02期
2 蒋云根;培育良好社会道德规范 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J];党政论坛;1999年09期
3 张春平;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之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4 王腾;网络社会道德规范功能弱化成因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杨司佼;;“善恶有报”非迷信[J];养猪;2014年02期
6 秦红岭;论德性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7 李绍伟;池忠军;;有效性社会道德规范建构的普遍化考量——基于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之普遍化原则[J];道德与文明;2011年06期
8 罗卫东;经济学与道德——对经济学某些倾向的反思[J];浙江学刊;2001年05期
9 庞武生;人际关系 融洽有法[J];珠江水运;1998年07期
10 张启跃;;明明白白我的心[J];学习月刊;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佛山日报评论员 郑梓锐;理性反思悲剧重构社会道德[N];佛山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胡言午;家风仍是传承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载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梅宏;举报也可成职业[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苏燕;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N];闽北日报;2010年
5 谭,
本文编号:691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9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