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斯马特行动功利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3:03

  本文关键词:斯马特行动功利主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斯马特 行动功利主义 个人主义 多元集体主义


【摘要】:一直以来,道德问题都是舆论媒体关注的焦点,政府官员贪污腐化、商业行为失诚造假、社交活动基本信任的缺失等问题屡见不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市场运作体制尚不规范,法律法规秩序尚不健全,和谐、公正、公平的经济大环境尚未形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没有一种既可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贴合的伦理学理论来保证整个社会正常运行。 功利主义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西方世界属于主流的伦理学理论。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是功利主义在新时期理论复兴的杰作,在西方功利主义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我国来讲,行动功利主义无疑是非常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但是人们只看到斯马特行动功利主义中“功利最大化”和“普遍化仁爱”原则,却没有发现斯马特行动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是个人,因而或多或少带有个人主义色彩。个人主义曾经促使西方世界摆脱基督教的束缚,实现了人的大解放,但其弊端在西方社会日益凸显,西方学界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其进行反思。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等原因,,个人主义也开始滋生蔓延。我国是富有集体主义传统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集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既不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又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集体主义伦理的理论建设和宣传教育。 本文首先对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幸福最大化”和“普遍化仁爱”是行动功利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是行动功利主义的核心内容。行动功利主义对于功利的计算方法自成一派,准则在行动功利主义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论述了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之后,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斯马特行动功利主义同康德的义务论、布兰特的准则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进行比较,通过研究总结得出行动功利主义的进步意义。第四章是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对多元集体主义基本主张的阐述,并运用多元集体主义对功利主义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体现多元集体主义相对于功利主义在解决现实问题上的优越性。上文中提到,行动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是个人,因而或多或少带有个人主义的色彩,因此本文第五章从个人主义入手,介绍了个人主义的含义及其危害和表现,并由此引出集体主义在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作用,再由此引申出在新时期坚持集体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旨在从多元集体主义的角度批判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并提出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道德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斯马特 行动功利主义 个人主义 多元集体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12-19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2 国外研究动态16-19
  • 1.4 本文的创新点19-21
  • 第二章 斯马特行动功利主义评述21-37
  • 2.1 假设性前提评述21-25
  • 2.1.1 普遍化仁爱是存在的21-22
  • 2.1.2 功利主义原则是有说服力的22-25
  • 2.2 行动功利主义原则与计算评述25-34
  • 2.2.1 行动功利主义总原则25-27
  • 2.2.2 行动后果的计算方法27-31
  • 2.2.3 准则在行动功利主义中的作用31-34
  • 2.3 行动功利主义的评价理论评述34-37
  • 2.3.1 行动结果与行动本身34
  • 2.3.2 行动、动机与赞许活动34-37
  • 第三章 行动功利主义的比较研究与进步意义37-51
  • 3.1 与义务论和准则功利主义的比较研究37-42
  • 3.1.1 行动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比较研究37-39
  • 3.1.2 行动功利主义与准则功利主义的比较研究39-42
  • 3.2 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比较研究42-48
  • 3.2.1 行动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比较研究42-47
  • 3.2.2 行动功利主义与利他主义的比较研究47-48
  • 3.3 行动功利主义的进步意义48-51
  • 3.3.1 克服了义务论和准则功利主义的僵化48-49
  • 3.3.2 克服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偏激49-51
  • 第四章 多元集体主义视角下对行动功利主义的批判51-69
  • 4.1 多元集体主义的基本主张51-58
  • 4.1.1 价值取向的多元性51-54
  • 4.1.2 道德主体的多元视角54-57
  • 4.1.3 以集体自身的优化生存与发展为主论57-58
  • 4.2 多元集体主义对行动功利主义的质疑58-61
  • 4.2.1 质疑一:价值一元性与主体一元性58
  • 4.2.2 质疑二:包括了非人类主体58-59
  • 4.2.3 质疑三:责任不明确性59-60
  • 4.2.4 质疑四:无法成为政治哲学60-61
  • 4.3 案例分析61-69
  • 4.3.1 节省电气的游戏理论分析61-64
  • 4.3.2 麦克洛斯基的小镇法官假设案例分析64-65
  • 4.3.3 失控电车案例分析65-69
  • 第五章 坚持集体主义道德观的意义69-81
  • 5.1 个人主义的主张和表现69-74
  • 5.1.1 个人主义的主张69-70
  • 5.1.2 行动功利主义中的个人主义倾向70-71
  • 5.1.3 个人主义的危害及表现71-74
  • 5.2 继承和发扬集体主义传统的意义74-81
  • 5.2.1 我国的集体主义传统74-75
  • 5.2.2 新时期坚持集体主义的必要性75-76
  • 5.2.3 新时期坚持集体主义的迫切性76-81
  • 结束语81-83
  • 参考文献83-87
  • 致谢87-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江进;郭琰;;试析西季威克功利主义的性质及其影响[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2 王志;;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钟小燕;浅析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朱志宏;廖艺伟;;什么具有道德价值——多元集体主义与康德的对话[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龚群;论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J];齐鲁学刊;2003年02期

6 朱志宏;徐岩;;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爱国主义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张晓东;;“准则功利”抑或“行为功利”?——兼评西方新旧功利主义道德理论[J];学海;2007年03期

8 侯建华;朱志宏;;个人伦理系统价值函数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9 毛兴贵;;伯纳德·威廉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R.B.布兰特;晋运锋;;功利主义的问题:真正的和所谓的[J];世界哲学;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694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94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