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对孝的提倡
本文关键词:论《论语》中对孝的提倡
【摘要】:《论语》是我国的重要著作,在《论语》中蕴含着很多人生的哲理,包括教育、道德、政治等多个方面,尤其是《论语》对"孝"进行了提倡,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从《论语》中"孝"的含义出发,描述了"孝"的对象以及"孝"的典型表现等等,进而论述了《论语》中"孝"与其他"仁义礼"等品德的关系,最后论述了《论语》中"孝"的地位以及产生的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孝顺 孝道
【分类号】:B823
【正文快照】: 《论语》是我国的一部著名的著作,尤其是在古代由于儒学思想被封为正统思想,《论语》中的“孝“对于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论语》提倡的孝道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及推动作用。一、《论语》孝的含义及对象在《论语》中有直接提及孝词语的句子,也有的是表述了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斯嘉;潘云华;;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观及其当代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6期
2 申圣超;梁花;;《孝经》论孝道之行及其现代意蕴[J];教育探索;2012年08期
3 侯辉;;浅论《孝经》的现代价值[J];文教资料;2010年36期
4 李祥熙;相从智;;《弟子规》是重建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参照[J];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继轩;;儒家“孝悌文化”与大学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伦理道德教育中融入“孝悌文化”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高琛;;儒家孝文化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4年06期
3 吴炳锐;;《弟子规》教育现状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0期
4 魏璇;;浅析《弟子规》的幼儿人格教育思想[J];新课程(中旬);201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慧衡;论《弟子规》中的家庭教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弟子规》的现代意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段美茹;当代大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4 马莉;《弟子规》的德育文化价值及特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梦昕;《孝经》词频统计与词义关联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李慧霞;浅析《弟子规》的德育方法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启示[D];苏州大学;2013年
7 高琛;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年03期
2 李承贵,赖虹;“孝”之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J];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3 肖群忠;《礼记》的孝道思想及其泛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史少博;;《孝经》伦理道德蕴涵的现代阐释[J];学术交流;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亚康,杨国安;试论《原道》的时代意义及其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景海峰;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J];孔子研究;2000年03期
3 朱仁夫;儒学走向世界之路[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4 艾智,罗安宪;圣人之学的探索[J];哲学研究;2000年06期
5 张殿清;论儒学在中国流传至今并在国外广泛传播的原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曾天雄;儒学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7 李文静,卢喜辉;儒学人本理念在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宋志明;胡适的儒学观[J];天中学刊;2000年01期
9 王林珠;反思儒学——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曹宁华;试论宋恕反汉后正统儒学的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名实;林国平;;郑成功的儒学思想及其影响[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罗祖基;;略论荀子对儒学宗法理论的革新[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3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5 方铭;;后记[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沈小勇;;浙江儒学的知识传统及其现代价值[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颜廷淦;翟华楠;;论儒学思想与医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中华;;戴逵儒学思想述评——兼论西晋时期儒玄佛道之关系[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9 安小兰;;试论孔子的隐逸观[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杨旭升;;文昌文化的儒学内核——孝友、仁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孔子之文在仲舒”[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欧阳;近代之境中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2年
3 林桂榛;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4年
4 崔耕虎;儒学思想与近代文化变革[N];光明日报;2005年
5 李湘萍;经书读还是不读?[N];广西日报;2004年
6 秦海生;儒学思想的承继与批判[N];汉中日报;2005年
7 刘荣芝;《儒学引论》简介[N];河南日报;2003年
8 子规;可以传世的《论语外编》[N];四川日报;2003年
9 孙丽;儒学理财观技高一筹[N];市场报;2005年
10 郑家栋;“新传统主义”丛书新出5种[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松;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红;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黄永福;从“儒学”到“现代”:越南的新文学/文化运动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关系[D];上海大学;2011年
4 林苏闽;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6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沈尚武;叶适儒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皎;从《论语》到《天人三策》[D];山东大学;2008年
2 田超;“本心”与“此心”[D];山东大学;2008年
3 吴金亮;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D];山东大学;2008年
4 柳东华;唐末儒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杰;儒学与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建春;董仲舒政治哲学及其现代启示[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刚;宋明理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流弊[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孔霞;略论儒学在中唐时期的演进[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杨永亮;王安石政治儒学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春;汉初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5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9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