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教化功能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教化功能
【摘要】:中国传统家训从由血缘亲情自发流露出的关怀关照,慢慢变成一种主体自觉活动的行为。基于此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训的教化功能,既可从个体性视角看待其培育个体道德、规范个体行为、启发个体知行合一的功能,也可从社会性视角看待其传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维系家庭结构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继承和发扬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地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家训 教化 道德 规范 知行合一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传统家训是在家庭或家族内部,长辈依托家族内的地位和名望、涉世经验和话语权威对晚辈不时进行的训导之辞。这种训导不是官方要求也非朝廷强制施压到长辈的某种行政命令,而是作为训导的主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认识,并在晚辈渐渐长大成人、与晚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云龙;“知先行后”与“知行合一”异同论[J];中州学刊;1982年05期
2 张天晓;;知行合一的传统伦理意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赵平略;;“知行合一”与“协力争先”[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余纯;;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2年23期
5 刘兴邦;王守仁“知行合一”说小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04期
6 王辉涛;“知行合一”浅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7 刘瑞琳;试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重在其“行”[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8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J];高校理论参考;1994年07期
9 孙虎;;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卷三有感[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3期
10 本刊编辑部;;“文化走出去”之知行合一[J];上海采风;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奇飞;郝文卓;申荷永;;知行合一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晓昕;;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3 ;浅议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队伍整合、资源挖掘和知行合一[A];《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张菊荣;;用行知哲学引领前进的航向[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祥俊;;资源整合 知行合一——浅谈根基品格课《整洁》一课的教学策略[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6 麻福昌;吴苏民;;从王阳明“良知即是易”看为他人作嫁衣裳 公仆良知千古光:兼及“知行合一协力争先”[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郑祥俊;;资源整合 知行合一——浅谈根基品格课《整洁》一课的教学策略[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8 ;江苏省陶研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以“学做真人”为目标的知行合一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淼 关志达;“知行合一”打造鹤城文化[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2 市中心医院院长 许海雄;倡导“知行合一” 推动医院廉政廉医建设[N];汕头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量迪 余姚记者站 张伟 谢敏军;知行合一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余姚[N];宁波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冯燕平 首席记者 海珍 通讯员 韩新梅;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5 贵阳市委副秘书长 市督办督查局党组书记 局长 杨忠德;知行合一 协力争先[N];贵州日报;2014年
6 祝玉峰 重庆师范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知行合一[N];重庆日报;2014年
7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校党委书记;知行合一 行胜于言[N];文汇报;2014年
8 周锦尉;践行核心价值观须知行合一[N];组织人事报;2014年
9 刘明 陈征宇 张均秋;知行合一读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胡红玲;强化责任担当 做到知行合一[N];宝鸡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宽;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通;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浅析[D];河北大学;2010年
3 俞秀玲;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再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锐鸿;论“知行合一”观的历史完善与当今弘扬[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中林;基于知行合一的手动用具设计探讨[D];南昌大学;2013年
6 戴荭;重构学习 知行合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雨敏;“知行合一”[D];苏州大学;2009年
8 马鼎鑫;高校“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9 曾勇屏;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7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9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