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性道德判断与真实道德行为分离的原因探析
本文关键词:假设性道德判断与真实道德行为分离的原因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判断 道德行为 神经机制 心理过程 情绪 社会文化
【摘要】:人们在假设性情境下做出的道德判断与其在真实环境中的道德行为发生分离,不仅出现了"言行不一"的尴尬境况,而且对道德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尽管过去关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大量集中于假设性的道德情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要的道德理论,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人们在假设性情境下的道德预期,并不能与真实情境下的道德行为达成一致。综合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神经机制、心理过程、情绪以及社会文化是影响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出现分离的主要因素。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道德判断 道德行为 神经机制 心理过程 情绪 社会文化
【基金】:2015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民族地区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对道德判断的影响”(项目编号:YCSW2015074)
【分类号】:B82-054
【正文快照】: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些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警句,通常也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言语与行为统一的方式。但是人们真能做到“言行一致”吗?或者说人们所做的真地如同他/她所说的那样吗?在道德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并用相关研究证实人们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利国;道德判断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其实践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黄文新;;领导者的伦理标准与道德判断[J];社科纵横;2009年06期
3 周钧毅;;道德判断模式理论新进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王润生;论道德判断的形式[J];求索;1983年04期
5 李彦 ,姜珍;道德判断论纲[J];社科纵横;1993年06期
6 ;道德判断的标准[J];甘肃理论学刊;1994年01期
7 孙如枫,曾钊新;论道德判断[J];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8 王美芳;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李小晶;李红;;坏念头,罪几何?意图信息的强弱变化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3期
10 白冰河;道德判断的形式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晔;鲁铱;陈昭蓉;;判断视角和道德立场对道德判断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袁高依莉;何贵兵;蒋多;;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林斗秀;周璇;黄娟;张华东;李宏翰;;先前意图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私人意图与社会意图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权方英;李宏翰;;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吴慧红;;基于道德判断测验(MJT)在中国的调查研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秋洁;洗洗手,你会更宽容[N];经济参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芳芳;情感卷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康乐;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瑞;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薛时;我们如何做出道德判断?[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金戈;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和道德判断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任天旭;中国公务员与若干群体道德判断水平之比较[D];东北大学;2008年
8 欧晓莉;距离远近和关系亲疏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石超;论作为道德判断的“善意谎言”[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徐炳新;具身视角下触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5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0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