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内涵及历史形成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孝文化的内涵及历史形成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孝文化 养亲 古代社会 敬亲 孝道思想 《孝经》 伦理道德规范 思想观念 曾子 理通
【摘要】:孝文化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就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而构成的。直至今天孝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依然根深蒂固。然而,孝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很多圣贤学者给予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据以往的研究将孝文化内涵分为追祀、养亲、敬亲、谏亲、尊老、光亲、延亲、移孝为忠等层次应予以阐释。同时对历史发展做出分期,通过理通历史脉络而对孝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孝文化;养亲;古代社会;敬亲;孝道思想;《孝经》;伦理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曾子;理通;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一、孝文化的内涵综合多方材料,根据肖群忠先生和骆承烈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孝文化的内涵概括为追祀、养亲、敬亲、谏亲、尊老、光亲、延亲、移孝为忠等多重层次。所谓“养亲”是指的赡养、敬奉自己的父母,这是人子最起码的责任。《孝经》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峧秀;;试论《白虎通义》中的“孝”观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吴锋;论孝传统的形成及现代际遇[J];孔子研究;2001年04期
4 李锦全;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5 曾振宇;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J];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6 柴洪全;石晓玉;;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J];理论学刊;2008年07期
7 肖群忠;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骆承烈;;孟子论孝与“无后为大”[J];孔子研究;2008年02期
9 王翠;;孝文化的历史回眸与当代建构[J];孔子研究;2013年06期
10 焦国成;赵艳霞;;“孝”的历史命运及其原始意蕴[J];齐鲁学刊;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香;;浅析《孝经》中的“庶人之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常柱;;孝慈精神与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慧玲;;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孝道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秦琴;李美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德文化的继承和超越[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5 郭际;;试论《论语》中的“孝”[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林红侠;;加强中小学生孝道教育——多元文化中的价值抉择[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7 虞宁宁;;孔子孝道今释[J];中国德育;2007年10期
8 饶红霞;;近三十年来汉代尊老养老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9 万向兴;;对传统文化中愚孝的进一步反思——初读《无后为大》[J];大众文艺;2013年02期
10 汤一介;;略论儒家的“以人为本,道行天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单平;《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孟鸥;《文子》新探[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功;秦汉逃亡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艳丽;先秦两汉文学老妪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龚恒超;接续传统与时代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8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9 赵仲杰;北京城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汤致琴;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立刚;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孝道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茜;论西方宗教信仰精神与中原汉族孝悌精神的共存及优势互补[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天栋;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探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柯德;共产党政权下的中国婚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德旭;先秦儒家孝思想探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小红;大学生的孝道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颜颜;孝道的产生及其社会文化基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敏敏;《孝经》孝道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英敏;“孝”与家庭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2 赵超;“二十四孝”在何时形成(上)[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01期
3 陈戍国;;孔子以及礼教泛论——对于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的检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宋金兰;“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孝” 字的文化阐释[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5 牛磊;杜振吉;;传统孝文化在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晋文;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下篇)[J];文物;1974年08期
8 马丽;;要进步文化,还是要停滞文化——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青少年人文价值观重建的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陆建初;;《尚书》史诗略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奋超;;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合理定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剑锋;;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卢黄熙;郭继民;;辩证地审视孝文化[J];岭南学刊;2006年06期
3 刘洪波;;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昆满;;弘扬孝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5 ;孝感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网开通[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季庆阳;;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3期
7 佚名;;中国古代的孝文化[J];政府法制;2010年26期
8 陈朝晖;;论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4期
9 计志宏;;试论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建设的原则及途径[J];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邹巧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J];学习月刊;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和平;;“孝文化”与社会和谐[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胡锡庄;季文兰;田广志;;弘扬我国古代孝文化的优良传统[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 宋清莲;;弘扬传统孝文化 创建社会主义新孝道[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4 蒋晓华;;弘扬孝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焦振芳;;我对孝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的浅见[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志英;;对新孝文化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社会意义[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覃乃勉;;孝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火廷;弘扬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N];孝感日报;2005年
2 郭之纯;倡导“孝文化”谨防三误区[N];中国老年报;2007年
3 蒋润涛;做大做强孝文化产业[N];孝感日报;2008年
4 记者张可杰 晚报记者胡文军;勇拓孝文化传播新路[N];孝感日报;2009年
5 张毅玮 李通;淄博市开展孝文化基地推选活动[N];中国老年报;2009年
6 孝昌县邹岗镇党委书记、镇长 李俊东;农村孝文化现状与思考[N];孝感日报;2009年
7 张云宽;观察新孝道 弘扬孝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杨立明 严维新 鲁成现;市领导调研孝文化[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罗文姬;塑造孝文化 提升执行力[N];国家电网报;2011年
10 贲前方 整理;孝文化助力和谐家庭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3 程瑛;孝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德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弘扬孝文化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传森;孝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秀娟;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社会的传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7 路丙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转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潘剑锋;论农村新型孝文化及其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铭;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李玲;孝感与孝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6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3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