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湖北传统孝文化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02 10:23

  本文关键词:论湖北传统孝文化及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孝文化 湖北 传统文化


【摘要】:传统孝文化在荆楚大地源远流长,积淀着湖北人民最深沉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孝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亦不断变革。在今天的湖北社会,孝文化虽然深入人心,但也存在着行孝方式有待改变、行孝能力不高、甚至不孝现象时有发生等负面现象。因此,需要对传统孝文化进行辩证继承、去粗存精,发挥其促进个体成长、圆融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等当代价值。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孝文化 湖北 传统文化
【基金】:2014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荆楚文化八千年”(2014ZD015)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近日,《武汉晨报》发起《离家打拼的独生子女该如何尽孝》活动,传递正能量。近20万网友参与其中,热议当代社会的“新孝道”。作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并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他们大多离开家乡在外打拼,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生活的重压下,怎样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智辉;论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冲突和整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李承贵,赖虹;“孝”之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J];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振华;;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方潇;;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王建伟;;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反帝”口号评析[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5 马勇;;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6 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晓燕;;孙中山的“三农”思想来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8 向安强;李利坚;郑庭义;李思思;;传统孝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9 罗衍军;;孙中山土地利用思想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10 孙宏恩;;秦汉时期农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雪丽;;论当代中国大学生“孝”德教育[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晓春;;人民主权观念与现代民主——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政治文化解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民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6 郭绪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洪门的领导和改造[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7 邵雍;;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郭太风;;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锋芒的转向[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9 刘遐龄;;同盟会与华兴会的渊源——孙黄交谊安危甘苦十一年[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10 普莱斯;;同盟会的成立——人事与策略[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4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盛满;华侨参政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廖小芳;论道德行为的失范及其引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侣娟;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訾翠霞;中国佛教孝思想的特质及现实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剑锋;;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卢黄熙;郭继民;;辩证地审视孝文化[J];岭南学刊;2006年06期

3 刘洪波;;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昆满;;弘扬孝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5 ;孝感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网开通[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季庆阳;;近十年中国大陆孝文化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3期

7 佚名;;中国古代的孝文化[J];政府法制;2010年26期

8 计志宏;;试论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建设的原则及途径[J];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邹巧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J];学习月刊;2012年15期

10 赵丽;;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理论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和平;;“孝文化”与社会和谐[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胡锡庄;季文兰;田广志;;弘扬我国古代孝文化的优良传统[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 宋清莲;;弘扬传统孝文化 创建社会主义新孝道[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4 蒋晓华;;弘扬孝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焦振芳;;我对孝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的浅见[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志英;;对新孝文化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社会意义[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覃乃勉;;孝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赵小红;浅谈和谐社会中的孝文化[N];山西党校报;2013年

2 龚明俊;民间渴望孝文化[N];石家庄日报;2006年

3 赵万玉;大力弘扬孝文化[N];承德日报;2007年

4 记者 宁波 董晓芳 通讯员 吴建;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研讨会在孝召开[N];孝感日报;2008年

5 孙学君;孝文化与和谐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韩忠智;大力弘扬中华孝文化[N];中国老年报;2010年

7 郑苒;孝文化存系每个人的心中[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记者 黄亚华 汪坚 董晓芳;挺起城市发展脊梁[N];孝感日报;2013年

9 记者 刘曜;弘扬孝敬文化 推进道德建设[N];温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伍洋;共话促进孝文化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N];湖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3 胡德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弘扬孝文化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传森;孝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秀娟;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社会的传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6 路丙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转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潘剑锋;论农村新型孝文化及其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晓磊;孝文化的内蕴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伍婷婷;传统孝文化的推行与制度支持[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0 温中华;北魏孝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7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77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