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社会正义视角下的人类基因专利授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4:40

  本文关键词:社会正义视角下的人类基因专利授权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类基因 社会正义 基因专利


【摘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以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为主要核心研究方向的生物工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标志着人类基因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人类基因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和社会不公等问题。鉴于在实践过程中,人类基因专利授予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会造成利益分配的失衡、阻碍周边延伸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等,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首先,就社会正义和人类基因、基因组计划、基因专利等多个概念进行探讨,在定义范围上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做出一个限定,在论述上为本文的研究划出一个概念上的范围。就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进行研究进行判断,得出了“经人工技术手段的非自然状态的基因研究具备专利授予条件”的结论;其次,本文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专利授予格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相关重点案件的审判,阐述基因专利在“专利三性”的界定上的表现。然后,分析对人类基因授予专利存在的正、负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正义的视角之下,基于社会稳定立场,对人类基因专利授予的影响进行评判。最后,本文创造性的将“普惠”这一金融学的概念融入到基因专利授予的问题中来,并提出建立“普惠”性质的基因专利利益分配模式需要坚持的原则,旨在通过普及基因知识、树立责任伦理意识、加强政府和媒体的监管、建立相应的道德评估体系等措施,建立一种惠及社会绝大多数人、合理的、符合社会正义的人类基因专利授予制度。
【关键词】:人类基因 社会正义 基因专利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4
  • 1.3.1 国外相关综述11-12
  • 1.3.2 国内相关综述12-14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7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创新之处14-17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和阐述17-23
  • 2.1 社会正义概念的界定与要求17-19
  • 2.1.1 社会正义概念17-18
  • 2.1.2 社会正义要求18-19
  • 2.2 人类基因专利概念19-23
  • 2.2.1 人类基因19-20
  • 2.2.2 基因专利概念20-23
  • 第三章 人类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研究23-29
  • 3.1 人类基因可专利性的相关论述23-25
  • 3.1.1 人类基因专利属于“发明”还是“发现”的相关争论23-24
  • 3.1.2 经人工技术手段的非自然状态的基因研究具备专利授予条件24-25
  • 3.2 人类基因专利三性认定问题25-27
  • 3.2.1 人类基因技术专利发明的新颖性25
  • 3.2.2 人类基因技术专利发明的创造性25-27
  • 3.2.3 人类基因技术专利发明的实用性27
  • 3.3 不可专利的基因领域27-29
  • 第四章 社会正义视角下人类基因专利授权的利弊分析29-41
  • 4.1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的积极影响29-34
  • 4.1.1 人类基因专利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9-31
  • 4.1.2 人类基因专利可以改善社会生存环境31-32
  • 4.1.3 人类基因专利可以促进医学研究及知识传播32-34
  • 4.2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的负面影响34-41
  • 4.2.1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导致“去伦理化”现象产生34-35
  • 4.2.2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能会使功利主义横行,进而影响社会正义35-37
  • 4.2.3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能侵犯人的价值和尊严37-38
  • 4.2.4 授予人类基因专利可能侵犯个体的自主权和隐私权38-41
  • 第五章“普惠”性质的人类基因专利授权的相关探索41-49
  • 5.1“普惠”性质的人类基因资源分配所须坚持的若干原则41-44
  • 5.1.1 利益平衡原则41-42
  • 5.1.2 维护尊严原则42-43
  • 5.1.3 风险防范原则43-44
  • 5.2“普惠”性质的人类基因技术专利授权的实践探索44-49
  • 5.2.1 普及基因知识44-45
  • 5.2.2 加强基因研究的伦理责任45-46
  • 5.2.3 加强政府监管和舆论监督46-47
  • 5.2.4 建立与专利立法配套的道德评估体系47-49
  • 结束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钧,胡维新;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分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德顺;人类基因材料国际宣言纲要(修订)[J];医学与哲学;2004年10期

3 程国斌;;人类基因技术的伦理条件[J];社会科学家;2010年07期

4 李合亮;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李合亮;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应用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丰富和发展[J];新东方;2001年04期

6 王继勇,张力;播种新革命[J];大学英语;2000年08期

7 邱仁宗;人类基因工程和对未来时代的责任(下)[J];医学与哲学;1996年07期

8 Nicholas Wade ,张宁;人类大脑仍在进化中[J];科技英语学习;2005年10期

9 ;留住中华民族的“根”[J];新闻爱好者;1998年09期

10 ;狂想与现实之间[J];四川财政;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丹;中国成为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核心成员[N];健康报;2011年

2 记者 冯卫东;不满人类基因专利阻碍治疗 加医院向法院提告[N];科技日报;2014年

3 张田勘;人类基因计数有误?[N];河北日报;2001年

4 张 云 张 荣;叩问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张雪莉;我国加盟国际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N];健康报;2008年

6 张田勘;人类基因新解与质疑[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万思嘉;科学家绘制出人类基因高分辨率三维图谱[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记者 王心见;用人类基因再造出温顺老鼠[N];科技日报;2005年

9 记者 黄X;城市化可影响人类基因[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谢培;人类基因研究引发世纪争论[N];经济参考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荣;利用果蝇系统高通量筛选人类基因及研究细胞大小调控的机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殷刚;人类基因hUBC16和GPx7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香;人类基因专利战略布局[D];湘潭大学;2015年

2 蓝玉;我国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蒋桢;我国人类基因技术立法规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4 王晓君;社会正义视角下的人类基因专利授权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丽春;人类基因的专利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袁茵茵;人类基因专利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周萍萍;我国人类基因技术立法规制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8 严建东;人类基因序列信息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郭鹏鹏;基因专利与人类遗传资源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韩娇;走入民事权利客体的人类基因[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0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