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伦理的犯罪预防问题研究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很关注预防犯罪的问题,因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通过有效预防犯罪来实现的。多数思想家认为,伦理道德在预防犯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而收潜移默化之功,使受教育者自觉远罪迁善。在中国传统预防犯罪思想中,道德教育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在传统预防犯罪理论中认为,认为人的贪欲是引起犯罪现象主要原因,在道德上丧失了自律能力,表明人有了贪欲之心。因此,预防犯罪的关键就是要提升道德品质、培养自律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最著名的代表人孔子,其在《论语》中主张以德去刑,用教化消除犯罪。认为道德来教化人民从微小的事物做起,在还没有形成奸邪行为之前就加以防止,会使人们日益接近善而原离罪恶。同时反对不教而杀,认为不对民众进行教化就以他们表现不好而加以屠杀等于是在虐杀他们。强调道德教育感化人心比刑罚更能道德好的效果。
2012 年中央政府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以德治国”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既反映出人们对于当下社会公德缺失的担忧,又彰显出社会对于今后树立良好道德的企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道德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角度,在预防犯罪体系中会大大强调道德调节的重要性,因此道德调节预防犯罪会成为新型的题材。
………………
一、预防犯罪与道德调节
(一)预防犯罪的基本途径
家庭预防是通过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抑制和减少犯罪的一种方法,是能增进家庭的社会化机能,使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的人格形成和行为模式以及规范意识的养成,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在家庭预防教育中,更要新教育观念,注重德才兼备教育,关心孩子的心理,做好良师益友,更应注意以身作则,通过强调环境的潜移默化,要重视道德教育策略,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预防与学校预防的紧密配合形成青少年教育的合力,关注结构残缺家庭、问题家庭等不良家庭中的子女教育问题。
(二)道德调节在预防犯罪中的意义
道德是评价善恶的规则和标准。主观上通过个人畏惧对道德责罚而去遵从;客观上社会舆论的目的是道德评价和谴责得以执行。道德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道德调节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各种利益的纠纷日益增多。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规范,同时也需要正确的道德调节和行为。充分发挥道德的职能,可以提高人们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自觉性, 减少利益冲突和整个社会对法律的冲突,有效地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很多违法犯罪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本着“见利忘义”的道德观念,从道德的沦丧一步一步地走向犯罪。
人们社会中最基本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是道德规范成为人的意识观念时,所产生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功能。道德规范可以促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可以未雨绸缪,在犯罪发生之前把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消除掉,提高全社会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应对能力,降低的防范危机的几率。
……………
二. 当前预防犯罪中道德调节存在的缺失及成因分析...............16
(一)当前预防犯罪中道德调节存在的主要问题...................16
1. 道德对法律实现的辅助力度不足................................16
2.社会思想道德环境不佳………………16
3.学校德育存在漏洞..........................................................18
4.家庭德育存有破缺..................................................................19
5.未能有效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0
(二)当前预防犯罪中道德调节存在问题的原因...............................21
1.道德调节与法律制约未能实现有机的结合...........................................21
2.社会矛盾冲突和价值失范.......................................................21
三、预防犯罪的道德对策..........................................................29
(一)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29
(二)社会道德预防.......................................................................30
1.净化社会文化道德环境..........................................30
2.加强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职能.........................................32
(三)学校与家庭道德预防.........................................................34
1.学校道德预防..............................................................34
2.家庭道德预防..............................................................37
3.家庭教育应与各种社会教育力量相结合.............................39
(四)自我教育与自我调节...........................................40
1.树立正确价值观念............................................................40
2 .培养良好个性特征.......................................................41
3.自我情绪调节与自我需要调节..................................41
4.自我行为调节与自我兴趣调节......................................42
结语 ...............................................................43
三、预防犯罪的道德对策
(一)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
着重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加大公民的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把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群众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全民终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面进行加强,要对公民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进行法制观念、法律知识教育。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在实质上相得益彰,但在形式上,法治是唯一表现。就具体的制度运作而言,以法为主,以德为辅,只能是在“德”的范围内,把法作为国家机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只有在法律规则无法砚盖或目前无法彼盖的区域才需要道德作为补充。并且,这些空白区城还将不断为法所砚盖,这一过程,就是道德不断成为法律规则、法律规则不断内化为人的内在道德的过程。
(二)社会道德预防
预防犯罪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改变贫困、落后、愚昧的社会状况,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立起文明礼让道德风尚的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反对封建意识残余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要从中央到地方,城市到农村,从机关、部队到学校,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新闻联播、街头法制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开展道德法制教育,以遏制和减少犯罪活动。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拥护,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为了缓解文化冲突带来的社会震荡,可以通过道德和文化建设以及社会规范的建立和完善,确立并遵循社会共同价值准则。
文化作为一种国民精神或共享价值的精神文化,不但以“社会潜意识”的形式深刻影响者处于该文化之中的个人的行为和态度,而且作为社会精神因素深刻影响着该社会的结构模式[30],但是也以其具有独特的诱发或抑制犯罪的方式。因此,在大力吸收外文化精华的同时,要全面树立中国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再其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新文化;在为了增强社会秩序性和团结,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核心价值的凝聚统一,就要在整合、梳理国内外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在加强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畸形文化消费的抑制,避免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问候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物化形态和费物化形态的精神财富的消耗。
………………
结语
建立符合当今社会的体制、经济结构、文化等道德体系,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赋予道德以新的内涵。不能因为道德教化的过程缓慢,而动摇对预防犯罪功能的信心。由于道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性追求,也是一种意志自律,所以达成这一境界的路程是漫长的。上古以舜之仁智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尚各花去一年时间,今天想要完成一个复杂、系统化的德化工程又岂止三载。我们为了寻求人性完善、生活幸福的, 认识和坚定了道德对于预防、控制犯罪的作用,不能因过程的漫长和艰辛成为羁绊,因此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不懈努力。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