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理学背景下的春秋断案——胡安国《春秋传》的伦理观念与情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9 20:41

  本文关键词:理学背景下的春秋断案——胡安国《春秋传》的伦理观念与情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史外传心 原心定罪 天理人欲之辨 情境分析


【摘要】:胡安国是南宋著名的春秋学者,同时也是理学谱系中的一个大家。《春秋》是传统儒家五经的重要典籍之一,被视为孔子所"笔削",寄托着"微言大义"。胡安国继承汉代《春秋》学特别是董仲舒详绎的"原心定罪"之传统方法,并将由理学引出的"天理人欲之辨"融入到对《春秋》的历史情境分析当中,强调《春秋》为"史外传心",具有事理交融、体用兼备之不同寻常的意义。胡氏以理解经或借史明义的做法,是理学之伦理道德观念的一种特殊展开与构造。伦理观念之历史的情境分析,有别于心性善恶等方面的抽象论理,兼具历史与理想的双重性格,是理学伦理思想的实证性说明和经世之愿的具体落实。因而,胡氏《春秋》学的研究必然可以而且应当作为理学伦理思想研究方法的重要进路之一。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史外传心 原心定罪 天理人欲之辨 情境分析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进入宋代,传统的以经学为主体的儒学开始发生整体性的范式变迁,儒家哲学在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等基础方面得到了贯彻形上与形下的系统构建,形成以理性精神为主导的哲学新形态——理学。由此,以道德学说为本质的儒家伦理观念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力论证和精密发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俊;胡安国理学与史学相融及其影响[J];哲学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霞;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查屏球;;名家选本的初始化效应——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星;;罗从彦之政治思想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雷戈;;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林济;;程敏政统宗谱法与徽州谱法发展[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10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平飞;;守死善道与行权合道: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进;;朱熹宗教观探析[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范灄梅;;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10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晓霞;凝神写心、千古绝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桂珊;况周颐词作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9 黎红霞;《太平广记》生命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洪;春秋时期的婚姻状况[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李修松;试论春秋时期淮河流域之交通[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3 周书灿;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4 陈筱芳;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的神正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张卫中;春秋时期的祭祀与政治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徐杰令;春秋聘问考[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7 骈慧娟;论春秋时期的火灾救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艳萍;试论春秋尚武之风[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谭黎明;《左传》中所记春秋时期道德观念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高兵;春秋“流亡婚姻”考述[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壣僖,

本文编号:88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8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