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文化互释语境下的墨子耶稣伦理观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28 20:38

  本文关键词:文化互释语境下的墨子耶稣伦理观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墨子 耶稣 伦理功能 互释 根源性精神


【摘要】:在不同质文化互释语境下,存有一种凸显的悖论和义理:两种完全不同质的文化符号,其形态、结构全然不一,却反映着同质性精神。此精神折射的正是人类生存伦理之道抑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归是人性根源性的良善动机。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和耶稣的"博爱、公义、超越"等伦理思想当属此类现象。前者以人为核心,后者以神为本源。尽管其核心点不同,但社会伦理功能的实践指向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种互释绝非单向攀援和比附,也非各说自话,各弹自调,而是籍此寻找人性伦理道德的真谛。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墨子 耶稣 伦理功能 互释 根源性精神
【分类号】:B224;B82-055
【正文快照】: 两千多年前,中国墨学的创始人墨子所创立的兼爱、非攻、尚同之说,与耶稣基督传扬的博爱、公义、超越等思想极为相近,其根本精神指向是一致的。就此而言,有历史文化学者讲:在中国古代的几大显学中,最接近耶稣精神的当属墨子思想。两者在相互镜鉴中契合于一点,即不同民族之间的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演讲人 何炳棣;[N];光明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娇;英汉民族时空观与审美标准探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张晓峰;;浅谈人性论对先秦法律思想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胡红萍;;有无相生:老子道之实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4 高勇;;《远游》所见王子之言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杨振华;;颜之推异于先秦儒家的孝亲观[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曾毅;;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甘棠》看周代祭祀制度——兼论孔子的祭祀观[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7 李冬梅;;试论孟子的生命诗性乐境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韩兆琦;陈金霞;;司马迁对黄老思想的接受与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董希平;;一切皆苦——《红楼梦》的神话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杨振华;;颜之推异于先秦儒家的孝亲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翔;;《管子·弟子职》与稷下学宫学生在校教育[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汲广林;《管子》道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金海浩;五行相生间接补法古代应用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周强;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历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会庆;道家经济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9 聂W,

本文编号:937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37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